现在牧民手里的牛羊比以前值钱一些,冬天转场回来带回来的那些物资,李龙也给他们返了不少的现金。
所以买东西花钱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
“有些人看着我家和玉山江家在县里有了院子,他们也想着呢。”哈里木说道,“他们也想让家里的娃娃到县里去上学。”
以前李龙只关注着哈里木和玉山江两家的孩子,毕竟和这两家的关系最近。
其他牧民家里也是有孩子的,有些愿意让孩子去牧业队那里上学,有些则希望孩子留在冬窝子里给家里帮忙放羊。
虽然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了,但是牧民在山里放牧,想要让牧民的孩子参加义务教育,有点难。
别说这个时候,就算是到二十一世纪,有些牧民还不太愿意让孩子去上学呢。
另外九年义务教育分“五四”制和“六三”制,李龙隐约记得后世有人就具体自己上的哪一学制跟别人吵,而且有人吵得不可开交。
他就想笑。
勺子吗?国家制的是两种学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进行实施,北疆这里是两种学制承袭进行,也就是一开始实施的五四制,后来改成了六三制。
那么七零末和八零年代的人,有可能上六三制也有可能上五四制,有什么好吵的?
还在网吵的人,要么蠢要么坏,要么蹭流量起号的,腆着个大脸在那里说‘我们八零后上过五年制小学,非有人不信,评论区里出来几个给我说一下有没有上过的给我做个证’。
呸。
“那他们是想怎么着?”李龙觉得牧民们有这样的觉悟是好事。
越多的孩子上学,牧民的后代和现代社会融入就越深,生活也会有更大的变化。
四队那边他压根不用担心,谁家孩子到时间不上学,都不用许成军去说,村里的妇女主任就会赶到家里去,把父母给训一顿。
这种事情,四队的家长们明白得很,哪怕就是那几家少数民族家庭也是一样的。
“他们也想在县里买院子,就是怕钱不够。”哈里木说道,“另外就是家里人少的没办法分人出来。转场到山里的时候,夏牧场还必须要留人的。”
李龙想了想说道:
“要不要把玉山江叫起来一起商量一下。”
“好。”哈里木起身说道:“走,去他们家看看。”
玉山江现在是一个人在家,估计过得也不会很好。
李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