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分了。
不过咋感觉有点暗爽呢?
马晓燕也打过来电话给李龙说,领导已经说了,他们那篇稿子非常好,对于当前的形势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对澄清民族团结宣传方面一些误区和模糊的地方有积极作用,所以她有可能在年后会议开完,有新的工作安排。
马晓燕也是快三十的人了,这要有新的安排,能去哪里?
李龙在想,该不会去乡镇当一二把手吧?
马晓燕现在是副科,要再加担子的话,大概率应该会是这样吧?
当然李龙也只是猜测,他在电话里祝贺了对方。
看来以后新闻宣传方面不好搞了。
不过李龙想了想,后面自己说不得也不需要这方面的报道了。
不过马晓燕的意思是,不管后面她调到哪里去,会加强和李龙的联系。
“通过这一次的稿子,李龙同志我发现你的思维极其清晰,以后咱们还可以合作一下。如果有类似题材的素材,我到时会和你沟通的。”
李龙自然没意见,他写不出来,但观点还是好说的。
知道未来的走向就是比较爽啊。
十二月十七号,李龙照常来到收购站。梁双成已经把院子里的炉子点着,这时候正在清扫那些汽车车身上的薄雪。
这几天下过两场雪,都不大。每天天刚亮的时候会飘洒一些薄雪,院子里和车身上都需要清扫。
老爹李青侠在后院扫着落雪。芨芨草大扫把挥动几下,一大片砖地就被清扫了出来。
李龙从角落里拿过一个大扫把跟着扫了起来,边扫边和老爹聊着最近收购站的情况。
现在收购站每天能收到几十张皮子,近百公斤药材,算是低谷期。
因为冬天不是生产期,所以这个时候收到的东西五花八门,杂样的啥都会有一些。
李青侠在收购站呆了大半年,对各种东西的情况也很了解了,知道有些东西就算暂时卖不掉,该收的也要收。
“那库房角落里已经攒了十几个瓶瓶罐罐了,基本上都是民国以前的,收的也不贵。昨天还有个卖瓦罐的,我没要,看那上面的干泥,也不知道从哪里挖掘出来的。”
这个时期,是全国盗墓最严重的时期,不光在口里,北疆地区也被涉及。
李龙是后面在新闻介绍里看到的,伊犁地区的几百个土墩墓,都是这个时候被盗挖掘的,那些墓太明显了,平原地带一个个排列的整整齐齐,后世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