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给断送了。
没想到小儿子竟然还能写稿子上报纸,这是沾了文曲星的光了吗?
李龙看了看那篇稿子,大体内容就是自己说的那些,不过让马晓燕给从头到尾理顺了一下,读起来很顺畅,不那么口语化。
嗯,看来自己提观点可以,真写稿子可没那么厉害。
他也不傻,就自己那学历水平,真写稿,基本上就是石沉大海的命。
李龙并不清楚,这篇稿子一出来,不光昌吉州的人能看到,一些州外的人也能看到。
特别因为这是关于民族团结的事情,有些单位领导看到之后,直接就点名让负责管民族团结事务的人来看。
很快就引发了小规模的讨论。
不过这对于李龙来说不算什么,他本身就想着要正本清源,能改变一点是一点。
所以引发的讨论越大越好。
稿子见报的第二天,BJ那边打来了电话,是那个张秘书张海洋打过来的。
“领导对你的这个观点很感兴趣,也知道你这个已经见报了。对于你说的那个提案,领导说按你想的搞吧。
你在基层,对当地的情况熟悉,能提出来这样的观点说明你对自身的职责和定位是很准确的。有了身份和地位,不能只顾赚钱和享受,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这一点,你做的很好,有些人就做得不行。领导说你是给他们树了一个榜样。
领导还问你除了这些,和你的收购站,你还打算搞什么?”
李龙没想到领导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评价,非常激动啊!
“我……我还在搞合作社。”李龙便把村里搞合作社的这一些内容给张秘书讲了一下。
“搞合作社?合作社不是已经基本上都解散了吗?”
“是这样的,我们是搞初级合作社。”李龙认真的给解释了一下,“以前合作社从初级过渡到高级,然后就成了人民公社。
八二年八三年解散的是人民公社,改成了乡。这个合作社是村民互助的组织,就是一起种地,约定股份,年底分红。因为我们村地比较多,所以搞这个,能节约人力,避免农机浪费,同时也能提高积极性吧。”
其实这个合作社能搞起来,很大程度是源于他的个人魅力。换个人搞还真不一定能搞出来。
不过这一点他肯定不能说。
张秘书问了一些细节,并且在从李龙这里得知合作社并不违反法律法规之后,说会给领导报告。
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