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啊。”李龙笑着说道,“如果管水管打药的没把活干好,就不光不能拿到基本的钱,还得扣一些。打个比方,今年地里有红蜘蛛,原本应该能用药打掉的,结果打药的没打好,或者偷懒没打全,那导致的减产,就得追责。
当然,如果因为水没浇到位,原本浇五个水的,结果浇了四个,还没浇透,那也一样。”
“这没啥说的。”其他人纷纷说道。
“该干的,拿工资的活没干到位,罚是应该的。”
“当然,这一点可以搞宽松一些,而且虽然咱们是分工了,但真要有啥情况,大家还是要坐在一起商量,人手不够还是要一起干的,干了还能多拿工资呢。”李龙继续说道。
大家都笑了。
接下来讨论变得热烈起来,大家都倾向于成立这个合作社,至于规模,大框架就是谢运东所说的和李龙补充的那些。
他们讨论的是细节,比如拿地入股和拖拉机入股,怎么评判每一股的价值?
最终和生产队分地时差不多,按产量。
其实荒地算的产量并不会少多少,至少在今年看李家用荒地种棉花,一亩地能收一百五十公斤,就说明荒地大有可为。
然后就是各种农具入股的情况。
折旧率怎么算,各家还有没入股的地种小麦等其他作物,也需要小四轮等农具,这怎么用?
等等。
“咱们别急。这还有一冬天呢,慢慢来。如果想入股的话,大家都想一想,隔几天聚一聚,把自己想到的加入进去,现在想得越细,等真正成立合作社了,到时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越少。”李龙说道。
他是倾向于成立合作社的,成立合作社了,家里的大拖拉机有用处了,大哥李建国那边可以少干不少活。从老家过来的那些亲戚也能从在合作社干活拿到工钱。
当然自家那么多农业机械,不可能都拿去用在合作社,肯定会留出一些来,供大哥使用。
这一年李家赚了不少钱,但大哥明显也挺累的,所以李龙觉得真要搞合作社,也是条不错的路子。
“咱们商量了半天,这合作社能不能搞?要是上面不让搞呢?”贾卫东突然说道。
这下子其他人不说话了。
对了,在这里商量了半天,如果上面不让搞,那半天功夫不是白费了嘛。
“让搞的。”李龙笑了笑说,“咱们北疆人有个习惯,非要上面规定啥,才敢干啥。为啥口里南方人做生意比咱们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