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四队这边呢。
至少四队还有两台大马力拖拉机、两台康麦因。老家别说村里,就是全乡也没一台吧?
所以不知不觉中,这帮老家来的青壮们,已经有意留在北疆,留在玛县、留在四队。
想一想在这里天天能吃上肉,还没人说啥。要回去那过的生活,能和这里比吗?就算拿着那么多钱回去,你要天天吃肉,那想跟着你沾光的又有多少?
这些事情不能想,一想,那还不如呆在这里。
不过他们也知道,目前落户是非常困难的,李俊峰来了两年了现在还没落下户。
不过李俊峰已经私下里说了,干完活,到冬天他就打算回去把孩子接过来,至于老人,往后再说。
“对了小龙,今年棉花价格你打听没有?”谢运东又问道。
“打听了,棉麻公司那边差不多就是两块,看杂质和衣份情况。”李龙又给解释了一下衣份,不过他也说,主要看杂质情况。
“我听说石城兵团那边,还有奎屯那边都有棉花加工厂,那边价格也不知道咋样。”
“差不多吧。”李龙是懒得跑,一百亩地,总的算下来最多二十吨棉花,可能还不到。不值得跑那么远。
“那就在县里卖吧,我那地不多,看今年情况,如果能比种打瓜籽强,那明年就多种一些。”
今年种打瓜籽的依然有一些。目前收购站那边也开始收了,不过李龙给老爹说了,只收压平的,没压平的不收。
主要是隔几天刘高楼就会送来一批皮子,梁双成和孙家强两个除了帮着李青侠收东西外,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处理皮子上面。
队上谢运东他们要搞棉花,也没空去管压平打瓜籽的活了,所以李龙就提了这样的条件。
而且价格不高,最高不超过一块钱。
这就让那些赌着打瓜籽能涨价的人都失望得很。
有些人听到这个价格,还要压平的,拉着打瓜籽就离开了。收购这边也不会管那么多,这些人拉着打瓜籽最大的可能就是卖去炒货厂。
现在的炒货厂多了一家,但说实话能吃下的打瓜籽有限,主要是北疆吃这玩意儿的人少。
所以最后大多数打瓜籽,如果不卖到李龙这里,大概率是会压到手里。
看自己了。
这一天晃过去,晚上要过秤的时候,几个拾棉花的突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想买一些棉花回去做网套!
嘿,这倒挺新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