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没办法,也就这样干了。
这边大扫把还没收完,哈里木他们从山上开着拖拉机下来,草已经打完了,他们把拖拉机开着放到李龙这里,和家里人照个面,就又要进山了。
李龙在收大扫把的时候,队里不少棉花地已经开花了。
头一回种棉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谢运东这些人比较听李龙的话。就比如棉花一定要打缩节胺,不能让其长得太高,一定要打顶,不能让营养都长在杆子叶子上等等。
有些人就觉得这样不对,不符合他们种地的理念,所以在田间管理的时候就加入了一些个人想法。
结果呢,有些棉花长得太高,桃子没结几个,也有些棉花顶子没收住,光长杆子了,支杈子就没有,跟窜天杨一样。
还有些在浇地的时候就不好好打墒,有虫子也不好好管,结果棉花早早就落了叶子。没叶子提供营养,仅剩下的那几个桃子也就早早的开掉了。
就这个有些人还高兴得很,感觉自家棉花早开是好事,早早能拾出来,卖个好价钱,毕竟头茬花价格最高这点打听一下都知道。
但是也就是经常听李龙说话的那些人清楚,要保证棉花八成苗,每株棉花上能有七八个桃子,这样的才能保证亩产在一百五十到两百公斤往上。
所以当李龙回来找许海军拉大扫把的时候,就看到有些人已经开始在地里拾棉花了。
这些人拾棉花和李龙想的不一样,他们拿着尿素袋子在地里,拾一段往前拖一段。
李龙印象中最早的人工拾棉花,那是要腰间系一个布兜子,弯腰边拾边走,拾满一布兜子然后再往尿素袋子里倒的。
这样省时省力,而且方便。
这玩意儿大嫂已经在做了。大哥李建国原来在兵团那边种过棉花,知道怎么拾棉花比较方便。
所以他看到也没管那么多,有些人提醒了别人记你的好,有些人提醒了,别人还觉得你多事。
李龙是要先把自己的大扫把完成好再说。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他了,官面上的任务每年就这么一大面,至于其他作为代表的那些,他随便搞搞就行了。反正本身就在基层,加上两世为人,有些问题现在看不出来但以后会出现,他的提案就照着这些东西来的。
能被采用最好,不被采用也没啥,尽自己的责任就好了。
九月下旬,大扫把的任务提前完成——主要还是王明军和赵宗明那边提前开始,而且不光他们,还有附近的其他连队的一些职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