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
“马场湖,那边有几家子前天就给我说好了。他们那边的麦场少,面积还小,几家凑一块不好打场。想着今年早早把麦子割了,然后干其他事情呢。”
马场湖那边种的麦子、稻子都有,在四队这边已经不种水稻的时候,他们还坚持一直种到差不多到2000年前后,然后慢慢都改种了棉花。
“熟人的话,那还能混顿饭吃。”李龙开着玩笑,“你和俊峰都去?”
“都去,两台机子干得快。”虽然这几天干活晒得黑黑的,身上麦芒啥的也粘着不少,露出来的皮肤上横七竖八都是红印子,想必很辛苦,但收获也不少。
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两台康麦因割麦子的钱就已经差不多快一万了,后面还有不少呢。
如果按李龙所说的机器的价格来算,这一个麦季差不多就能赚一台机子下来。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李建国开了两年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对机械原理懂一些,但对康麦因就不咋能搞明白了。
现在机器用的顺手,但他也怕出故障。真要出故障了,他修不了,就只能去找农机修理厂的人,光修理费恐怕都不会低。
不过这都是必须要冒的风险,谁能保证啥事都一帆风顺呢。
机器开动,李建国打头,李俊峰在后面上了机子跟着走。这康麦因是自走式的,虽然速度不快,但不需要有拖拉机拖着走,也算是便利。
其他几个青壮都羡慕的看着李俊峰。能开机子,赚的钱自然也多,不过他们知道李家的机子会越来越多,机会也会更多。
比如后面陈前进和李俊贤也带着水和干粮上了机子。
陈前进是开着大马力拖拉机去队里犁地,李俊贤则是开着小四轮拖拉机带着收割机去割麦。
虽然李家有了康麦因,但收割机也没丢下,仍然有人希望用收割机割麦,因为这个便宜。
等机子都走了,剩下的人就开始去麦场,装麦的装麦,打场的打场。
李家自己的麦子虽然不用打了,但麦子要堆在场上扬、落,占地方。别人打场的时候,他们自然也要帮着过一过,不过也说好了,等明年的时候,李家人就不来打场了。荫场的时候会来,打场的人可以用他们家的铁滚子,算是提供帮助了。
这一点别人自然也没意见,毕竟李家以后都用康麦因收麦,扬落的事情,哪怕不用场,在自家院子里也能搞,不过就因为麦子比较多,所以才在场上。
荫场的时候人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