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所以干脆就把这一次的租车钱付了。
第二天先去招待所找到刘高楼,又去运输公司把车队带上,去了厂。
虽然这一回刘高楼没给白的钱,但给的水泥的钱就足够支付厂这边了。
装了五十吨白,这边装白的时候,李龙就在胡科长的办公室里给收购站打了电话,让拉水泥的车开到312国道上等着。
刘高楼没打算多呆,毕竟玛县是小县城,没啥逛的,虽然比霍尔果斯要强一些,但那边还有伊宁,刘高楼更喜欢在那里呆着。
刘高楼拉上白和水泥,和李龙告别后,车队排得很长,往西而去。
李龙则开着车调头往回走。
大马力拖拉机到手,接下来一段时间,他的主要精力会在收购站和四队两边平均分配。
毕竟四队种是头一回,大哥也是头一回管理这么大面积的,李龙必须在这个时候多帮衬着。
好在这两天倒春寒只是轻微的扫了一下就离开了,大风天也只刮了两天。
李建国他们在刮大风的时候就在田那里守着,因为先前李龙提醒再三,所以薄膜隔几十公分就压一锹土,风吹不动,也就离开了。
人多,就有这个优势。
不像后世有些人承包地一包就是几千上万亩,根本看不过来。有大风天过来,有些播种没压好的,或者风太大的,直接就把薄膜吹上了天,跟地球的白飘带一样,随风摇曳。
那时候种地想死的心都有。
大风天一过,苗立刻就长了出来。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补苗顺带着间苗。现在的点播机和条播机都不是很精准,基本上一个眼里能放两三个甚至更多的种子。
这种子如果都长成,那就得留下一个最壮的,如果一个不出,那就得补种子。
其实这个时候是干活的人最讨厌的时候。
一亩地有八千到一万,甚至一万以上株。一百亩地就是一百万个眼儿。
因为苗才长出来,间苗和补种就得蹲下来在薄膜边上,一步一步往前崴,有苗间苗,没苗补苗。
四月下旬,玛县的天气和北疆沿天山一带大部分地方的气温一样,早晨起来的时候要穿厚外套,中午在地里的时候得穿衬衣——但又不能穿衬衣,因为有风,有些时候风里还有沙尘。
这时候的太阳也不是那么晴朗,看着略有点灰蒙蒙,在地里这么搞一天,肯定是不舒服的。
或者说,在地里崴上一天,累得回去就想躺床上不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