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鸡肉的质量还是能保证的,做得好不好不说,至少是真材实料,吃着也不错。
吃完李龙没立刻离开,在馆子里喝着茶,慢慢休息着,打算把那一阵子困意熬过去,然后再开车。
他这台嘎斯六九车还是挺引人注目的,来这个馆子里吃饭的人都在打量着这台造型有点别致的车子。
北疆汽车的私人化,要到九零年后才开始爆发,现在私人有车的并不多,所以才比较招人眼。
李龙没管那么多,休息完,感觉精神恢复了,便站起来,到隔壁的门市部搬了一箱乌苏啤酒放后备箱里,然后继续出发。
中午吃饭的时候老板给他推荐喝一瓶的,李龙没喝。这时候还没喝酒不开车这一说,但李龙觉得还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吧。
往西开了一百多公里,到精河的时候,太阳还没落。
不过李龙没打算继续开了,他没直接进县城,先在周边转了转,想看看枸杞的种植情况。
精河附近原本就有着大量的野生枸杞,后来人工引种,这主要因为不管是中医还是哈医维医,枸杞都是非常好的药材。
再加上自治区在八十年代初把枸杞列为JH县的红色产业,所以这里开始大力发展人工种植枸杞,越来越趋向于产业化。
李龙关注这个,自然是是因为枸杞抗盐碱,在开垦的荒地里种上这个,一来占地,二来也算是有点收入,一举两得。
这种事情当然也不是他的创举,上一世就有人这么干过。只不过是好几年之后,有人想要套取退耕还林的补贴,在新开垦的盐碱地里栽上枸杞苗子,等验收结束后就没人管了。
李龙自然没想着这样,他要是把苗子买回去栽上的话,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指望着能结果,不管是自己家里留着吃,还是药用出卖都行。
这里枸杞地果然不少,枸杞在天山北坡一带种植的好处是冬天不用埋。
为什么说伊犁河谷是塞外江南?就是因为北疆除了伊犁这一片,其他地方种绝大多数果树,基本上过冬的时候都需要压埋,保护着,不然的话第二年虽然能活,但不结果。
枣、核桃、石榴、葡萄、杏、桃等等,都是一样。
除了苹果和海棠果。
伊犁则不用,所以这里种植的水果就比较多,因为不需要那么麻烦。
想想在玛县,家里种了一棵品种非常好的桃树,都长碗口粗了,夏天结的桃子也好吃,结果等到初冬的时候,要把这树压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