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们从北疆过来专门看升旗,立刻就开始讲在哪里看最好,然后还说这是好事,要给他们半价。
李龙还专门看了看,面的没有绕路,司机一路边开边介绍着路过的地方,有景点,有博物馆,但凡是个地名他都能说出点典故来,还真不错。
到地方后人家真的只要半价,李龙没好意思,给全了,对方还硬是不收。
怕耽误看升旗的时间,李龙便最后给了半价,等面的离开,叶尔江小声说:
“这里的人也挺好的。”
李龙笑了。
他就是不希望因为一两个人影响孩子这一次的经历,没想到很快碰上了正面典型,而孩子的态度变化也很快。
看升旗的人倒不是很多,可能一来是冷,二来现在人们主要还是在为生活而奔波,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嘛,还得先把温饱线挣上去再说其他。
看到天安门,几个孩子的表情变得更加激动,等国旗护卫队从门洞里出来,他们下意识就举手敬礼,表情变得肃穆起来。
李龙觉得都不用说什么,这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果然,等到升旗的时候,孩子们跟着唱国歌,那表情别提多郑重了。
等升旗结束,人们零零散散的往回走,有人看到他们这些人,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同。
“你们是从北疆来的吧?”旁边有老大爷就问。
“是啊。”李龙还没开口,叶尔江就主动说,“我们是从北疆过来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的?”
他的普通话不是那么好,带着民族味道,那老大爷“哎哟”一声,说道:
“我就说嘛,刚才看你们唱国歌,敬礼的时候就感觉不一样。嘿,我知道啊,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这里来见毛主席,我给你们说啊,我是铁道兵,在你们那边修过路,现在退休了,嘿,好孩子!”
老人说话的时候就摸着身上,这习惯性想要给孩子拿点什么,感觉就像是长辈见了晚辈,下意识要投喂点吃的什么,但偏偏眼下什么也没有,他四下一看,立刻笑着说:
“既然来了,升旗也看了,这咋说也得和天安门,和纪念碑照张像吧?我请客!来来来,照张像!我给你们说啊,我在北疆那边,可没少吃老乡家里烤的馕……”
老人很热情,叶尔江他们看着李龙,李龙就点点头。
他看得出来,老人是真的激动,不像是托。再说了,孩子们来都来了,照相倒也是应该的。
这里有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