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着刮大风。咱们这开春容易刮大风,大风一来,那薄膜就容易被刮走,一刮走,种子就相当于白播了,还得再来一回。”李龙说道,“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但说实话,以后棉花肯定是经济作物的主力,最好现在就开始种。”
现在开始种,经验丰富,慢慢上道,比以后强。
“那打瓜哩?”贾卫东又问道。
“不稳定啊。像今年,前面口里买家不来,那种的多的不就砸手里了?”李龙没说今天白修名收打瓜籽的事情,说实话,这样没保障的事情,他也烦心,虽然钱赚了,但明年如果他们不来了,他要收了,那就砸手里了。
赚的不踏实。
“也是。就是不稳定,如果能像粮食那样收打瓜籽就好了。”听了种棉花那么麻烦,梁大成有些嫌弃。
“没可能,打瓜籽是副业,经济作物,国家不可能定量收购的。”李龙摇头,“棉花虽然也算是经济作物,但只要种,国家肯定会收,这就是我劝我大哥种棉花的原因。”
“为啥?”
“因为棉花能做衣服。对了,棉花的短绒,还能做火药,你们不知道吧?这可是战略物资!”李龙小声说道,“和打瓜籽那完全不一样!”
一个旱涝保收,一个风险极大,选哪个基本上是不用想的。
四队一直往后近四十年,种打瓜就没成规模的,这玩意儿在县里也一直没成规模,反倒往后,籽用南瓜倒种出了规模,好像说南瓜籽锌含量比较高还是啥的,所以种的比较多。
旅游季过来的时候,许多外地游客把地里大片黄的白的长条的籽用南瓜当成了哈密瓜,闹出不少笑话。
“吃饭了,快进屋了!”杨苹苹在那里喊着,李龙他们不再聊天,往屋子里走。
李龙这才把卤肉和卤菜交给杨苹苹让她装盘。
“龙哥咋还买菜了?”杨苹苹和陶大强一样的表情和语气,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总不能空手过来嘛。”李龙笑了笑。
“你看你说的,你这么一说,我们都不好意思了。”谢运东开着玩笑,“下次到我家吃饭的时候,可不能带东西,不然他们要不好意思了。”
“那有啥不好意思,啥也不带我都好意思。”梁大成洗了手坐在桌边笑着说道,“我脸皮可厚。”
说说笑笑的都上了桌,李龙没看到陶建设,就问陶大强:“陶叔哩?”
“我爸已经吃过,去队里门市部打牌了。现在他们那边可热闹,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