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虽然这些东西在乌城火车站那里都能买到,但人家送了就是心意,他高兴的了离开了玛县,想着过些日子,应该还会过来的。
白修名离开的第二天,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到了州供销社。他把和白修名交易的情况,向钱主任作了报告,钱主任听着也挺满意的。
“主任,我想把咱们仓库剩下的所有打瓜子都运走,现在拉回去就进行加工。”
“你不担心那口里人走了以后不再来买了吗?”钱主任问李龙。
“我觉得他肯定会回来的。”李龙这回很有自信,“头一批卖出去之后,虽然那个董志超没有回来,但是这个白修名过来了,说明这个平口的打瓜子儿在口里很受欢迎。
我相信啊,就算这个白修名不来,后面肯定还会有其他人过来的。至少在目前这种平口打瓜子,还只有咱们一家能弄。”
钱主任很欣赏李龙的这个自信,他觉得李龙分析的挺对。目前仓库里剩下的这二十吨大瓜子,本身就是不好处理的。北疆的炒货市场就这么大,赔本卖的话也不可能,卖给李龙还能赚一笔。所以李龙要拉走剩下的打瓜籽,他自然没意见。
毕竟李龙还担着供销社的员工的这个名头,他能把打瓜子卖到了口里,本身也可以算成供销社的一份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剩下不到二十吨的打瓜子被李龙拉走之后,州供销社这边也挺开心。一个库房腾空了,原本以为会留在账面上的,有可能亏空的打瓜子卖出去了,至少在半年或者年度报告里,这个数据写的能漂亮一些。
李龙也是趁热打铁,把这些打瓜子直接拉到了四小队,再次分给了关系不错的那些人家。
距离割麦还有不到半个月,这可能也是他们在收麦前最后一次赚钱。
陶大强他们开开心心的把打瓜子拉回到家里,开始处理泡水处理,李龙则开着吉普车去到了奎屯农机厂。
“这两天我们对这个机器进行了三次改良。”一看李龙过来,杜厂长就很热心的给他介绍,“改良的方面主要是瓜子进入机器的时候如何摊平,避开重叠和互相挤压,导致最后出来的打瓜籽儿断裂或者不平。
然后就是将打瓜子压平的核心材料。这个材料既不能太硬,太硬了容易直接把打瓜子压断,也不能太软,太软的话那些乔掉的打瓜子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压平那设计就是失败的……”
听着杜厂长介绍的这个机器的特性和数据,李龙还是挺佩服这人的。杜厂长虽然算是管理者,但更多的还是一个技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