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半月完工。我们优先调集了最好的寒铁矿,保证加固材料不缩水。”
路易斯翻到下一页,展开一张描绘城市西南角的图纸。
那是赤潮城第四批圆顶穹屋社区的规划蓝图。
图上一排排黛红与深灰相间的小圆顶呈放射状铺开,半埋式的地基用细线标注着地热管道的位置。
每个社区中央标注着一个小型集会广场,旁边是公用水井和储藏室。
“第四批赤潮式圆顶穹屋社区已经开工。”老人说到这里,语调里有些掩不住的欣慰,“总计六百套,其中三百套预计在秋初完成封顶。”
路易斯扫了眼卷宗,眉头微挑:“分配方案呢?”
“依然按照贡献优先。”布拉德利平静地答道,“无论出身与背景,只看他对赤潮的付出。老居民中的工匠、军属、官员,会优先搬入。”
“那流民呢?这么多人,我们把他们安置在哪里?”
“我们提前规划的那片集体长屋区已经投入使用。”
布拉德利翻开另一份更厚的图册,露出一张全新的手绘草图。
纸面上线条干净,三大片长条状的木屋区被勾勒得一丝不苟,仿佛棋盘的纹理。
“我们提前规划的那片集体长屋区已在快速建设,部分已经投入使用了。”
布拉德利解释道:“战前就考虑到难民潮,所以预留了土地和地热井的位置。所以建起来很快。”
他用指尖点了点图上标注的几条通风符号线:
“每座长屋是双层木制,底层设有炉灶与公共灶台,屋顶嵌了简易的地热引管,能维持室温不低于十五度。”
“每间长屋可容三十到四十口人,配有统一的木箱储物柜,防火、防潮、防盗。第一批一共建了六百座,足够安置两万余人。”
布拉德利又翻开另一页,指向旁边细密的标注:“这是施粥点、草药站、公共井与排污沟的位置。按计划,三片长屋区各自自成一体,不会互相干扰。”
路易斯的眉头缓缓舒展:“至少他们不会再露宿雪地。”
接着他翻开下一页,那片地图画的是麦浪领。
布拉德利眼神中闪过一丝钦佩,“麦浪领作为赤潮的粮仓核心,已经开始扩建了两座新粮仓群,总容量可容纳七万五千吨谷物。”
卷宗上那张绘图被路易斯缓缓展开,描绘的麦浪领格外清晰:
北侧是已经投用的第一粮仓,厚实的石墙和地底保温层画得一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