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黑点,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会等到时机成熟在拿出来用。
雪峰郡贵族们以为他们还在博弈的棋盘上,直到会议结束,才发现他们只是棋盘上的棋子。
靠着三板斧,路易斯打出了他掌控雪峰的王炸。
第一斧,振兴基金。
这是一只镀了金的胡萝卜,谁听话、谁配合,就能得到优先的粮食、药材、铁器和工匠援助。
反之别说支援了,你连粮仓的门都摸不到。
第二斧,雪峰议会。
表面上是集思广益,实际上是定规立制的合法舞台。
议员席位明面上由各地领主推荐,实则早已被路易斯用“忠诚筛子”过滤过一遍。
多数议案刚提出就通过,不通过的……等几次监察署例行检查之后,也就“豁然开朗”了。
第三斧,监察署。
冷面无情,独立于贵族体系,手持“郡守特令”。
表面上是例行稽查,实际上是雪峰郡的第二套神经系统。
只要有风吹草动,它就会像神经反射一样将信号送往神经中心——赤潮领。
于是雪峰议会与监察署就这样成了路易斯的“左右手”。
议会管方向、政策、制度设计,是理性的脑。
监察署管秩序、执行、震慑,是冰冷的刀。
而在其下一整套资源分配机制和舆论引导系统应运而生。
谁喊口号喊得响,谁听话配合治理,谁就能优先获得粮草、工具、薪柴与技术支持。
而此时的路易斯,已经不再是他人口中那个“战后空降、靠家族背景上位的年轻人”。
他是真正的郡守。
军政、财政、舆论、监察四权归于一身,郡守名实合一。
他不只是“一个人”坐在郡守宝座上,而是一整套新政权力系统的中枢。
一个年轻、果断、冷静、野心勃勃的雪峰郡支配者已经诞生。
当然不是所有贵族都甘愿俯首称臣。
一些心有不甘的老家伙悄悄绕远路,暗中给郡外的北境老牌贵族写信、送礼、甚至提出联姻。
他们不信一个年轻人就能真的独掌雪峰。
“只要外援出手,他路易斯的‘新秩序’,不也得崩?”
一时间,几位郡外北境老牌贵族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借“和平维稳”的名义敲打一下这个不懂规矩的年轻郡守。
直到两个消息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