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背后资本的断然拒绝。
对此陈胜拍着他的肩膀道:“年轻人,不是我们的钱不够,而是有些人宁愿把技术烂在手里,或者低价卖给其他欧美公司公司,甚至抵押给银行也不会卖给我们,因为我们是华国人,这就是现实。”
“胜叔,其实我知道的,不过是想试试。”
“正常,我刚过来的时候也是一样。”
“我觉得用我的身份去采购什么光刻机,也不会成功的。”
“没关系,我们有很多办法买回来。”陈胜笑道。
“还是要麻烦胜叔,我会好好学的。”
“没关系,就如你老豆给我机会,我也会把我会的都教给你,你愿意学就好。”
“愿意。”
回到住的地方后,何耀祖还是没忍住给他老子打了个电话。
电话中他的语气中难免带着几分挫败和愤懑:“爸”
电话那头,何雨柱声音带着笑意:“感受到差距了?”
“嗯,感受到了。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有这种环境上的。”
“然后呢?”
何耀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我越来越觉得,只有一个真正强大、富裕的祖国站在身后,我们这些在外面奔走的商人,腰杆才能挺直,说话才能更有分量。现在的很多困难,根源还是在于我们整体还不够强.”
何雨柱听完儿子的倾诉,良久,听筒里传来他带着欣慰的笑:“耀祖,你能想到这一层,是真的成长了,这趟没白去。记住这种感觉,但不要被它压垮;看清差距,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他们越是这样,说明他们是在怕我们强大,那我们更应该强大。”
“我明白了,爸。”何耀祖握紧了话筒。
“你前一段时间有点显眼,在那边注意安全,凡事多思量。”何雨柱叮嘱道。
“好。”
数月后,一批贴着“实验室仪器”、“医疗设备”标签的木箱,经由多个第三方国家和地区的中转,陆续运抵花城港和特区。
海关文件齐全,手续完备,在特定渠道的关照下,通关异常顺利。
箱子里装的,正是何耀祖和陈胜在北美多方运作的成果:一套标称用于“安防与消防监测”的民用红外热成像核心组件与技术资料,几套声称用于“通用航空器改装”的二手小型化航电与雷达系统,以及那台最为关键的、“实验室级别”的光刻机。
光刻机被直接运往四九城的微电子研发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