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家独大的格局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现在他看到了。
“我们第二代产品什么时候可以发布?”
“已经在量产了,第一代生产的很少,现在只有下单我们才做。”
“那就发布第二代,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打,专利都没问题吧?”
“没问题,基本上绕过了英特尔的核心技术专利,架构上也跟他们不同。”
“兼容性呢?”
“可以兼容。”
“好,那就发,看看会怎么样!”
“明白。”
1981年的圣诞节前AMD抛出了杀手锏,升级版AMD1981-2发布,其性能远超IBM-5150,尤其是存储方面,价格只比AMD1981-1高了10%。
市场反应是爆炸性的,APPLE和IBM的高价策略一直都被用户吐槽,现在有了性价比如此高,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北美几家主流科技媒体在评测后,也给予了“性能强劲”、“物超所值”的评价。
英特尔在AMD1981-2发布后的第七天,就向加州地方法院提交了补充诉状,指控AMD新处理器中使用了英特尔的的核心微代码架构,侵犯了其多项核心专利。
他们要求法院立即颁布禁令,禁止AMD1981-2的销售。
几乎同时,IBM也出手了。
他们并未直接起诉,因为专利不在他们手上,但他们的招数更阴损,他们是向其庞大的供应商网络施压。
结果就是,数家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包括一家重要的内存芯片厂和一家电源模块供应商,以“产能不足”或“需要优先保障现有大客户订单”为由,通知AMD将大幅削减甚至暂停供货。
压力很快就传导到了AMD内部,公司员工由产品成功的喜悦和兴奋,变成了担心公司的未来。
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经历过一次了,他们差点被英特尔搞得倒闭。
集团会议上。
法务总监带来了第一个不好的消息:“陈总,英特尔这次补充的证据很刁钻,他们聘请的专家团队咬死了我们架构设计的几个关键点,认为绕不开他们的基础专利。法院初步聆讯后,虽然没有立刻颁布禁令,但态度对我们不太有利。”
采购经理紧接着又抛出个大麻烦:“那些供应商态度很强硬,说他们惹不起IBM。我们正在紧急寻找替代供应商,但符合要求的厂商要么被打了招呼,要么报价奇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