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医案还在吗?脑瘤是什么类型的?”
“在。”陶广正从帆布包侧面掏出个牛皮笔记本,封面已经磨得发亮。
说道:
“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病历。”
方言接过,然后翻看起来,只见里面的医案记录得极为详尽,不仅有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苔描述,还有用药后的反应和调整方案。
第一例“肝郁不孕”的病案,患者婚后五年未孕,情绪抑郁,经前单乳胀痛,陶家先祖用逍遥散加减,辅以玫瑰花、合欢皮解郁,三个月后患者便成功受孕。
这调治情志的思路,放在现在也不过时,用药剂量的调整,根据患者月经周期灵活变化,是把辨证施治用到了位的。
不过这不是方言要找的。
方言继续往后翻,看到了几例关于脑病的医案:有位书生因备考压力过大,患上“头痛如裂”之症,陶家先祖诊断为“气血两虚,脑失所养”,用八珍汤加蔓荆子、川芎,半月而愈;还有位老农因“脑鸣如蝉”前来就诊,辨证为“肾精不足”,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黑芝麻、核桃食疗,半年后症状消失。
这些医案的辨证思路清晰,用药精准,确实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方言越往后翻,心里越凉——这些脑病要么是功能性的,要么是良性肿瘤,没有一例是他要找的脑胶质瘤。
他翻到最后一页,见上面记载着一例“脑瘤”病案,心中一动,仔细一看,却是位患者脑部长了个脂肪瘤,用软坚散结的方剂治疗后明显缩小,并非脑胶质瘤。
没有!
方言合上笔记本,说道:
“广正同志,您家传的这些医案真是宝贵,尤其是在调理内科杂症和一些良性脑病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陶广正笑着说道:
“多谢方主任夸奖,希望对咱们研究所有帮助。”
方言听到这里,也不隐瞒了,坦诚道:
“实不相瞒,我们现在正在跟进一例脑胶质瘤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西医那边也没什么好办法了。我听说您家传医案里有关于脑瘤的治疗方法,就想着能不能从中找到些思路。”
陶广正闻言,脸上露出歉意的神色:
“不瞒您说,方主任,我家传的医案里虽然有一些脑瘤的病例,但都是些良性肿瘤,像脑胶质瘤这种恶性程度高的,我还真没有治疗经验。”
方言听到这里就皱起眉头来,难道是时间不到,陶广正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