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写着:
蛔虫感染(外邪),驱虫伤正(药物副作用),肝郁化火(情志压力),横逆犯胃,脾失健运,气血两虚。
看着这一堆毛病,邓同志张了张嘴,所谓的不太大,好像也还是挺大的。
方言这时候停下笔,看着站在自己左右的两位说道:
“不用紧张,真没事儿。”
邓同志笑着说道:
“哈哈哈,我看看……就看看你到底是怎么开药的。”
方言也只好让他们看了。
接着他写道:
结合邓同志的症状、舌脉及病机分析,辨证为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兼气血两虚,治疗需以疏肝理气、清泻肝火、和胃止痛、益气养血为核心。
写完后,方言就开始写起了方子来:
柴胡 12g: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肝郁主药。
香附 9g、川芎 9g:增强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缓解两胁胀痛。
黄连 6g、吴茱萸 3g:黄连清泻肝胃之火,吴茱萸辛散肝郁,两药配伍辛开苦降,止胃痛、嗳气。
白芍 15g、甘草 6g:缓急止痛,柔肝护胃,缓解胃脘痉挛性疼痛。
茯苓 15g、白术 12g:健脾益气,运化水湿,改善食欲不振、疲倦。
陈皮 9g、半夏 9g:和胃降逆,止呕化湿,减轻腹胀、嗳气。
当归 12g、丹参 15g:养血活血,改善气血两虚,丹参兼具抗氧化作用。
黄芪 20g: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防止免疫功能下降。
延胡索 12g、川楝子 9g(金铃子散):增强行气止痛之力,缓解痛势剧烈或灼热感。
煅瓦楞子 30g(先煎):制酸止痛,替代胃舒平的抗酸作用,避免长期使用西药损伤脾胃。
黄芩 9g、竹茹 12g:清泻胆火,和胃止呕,改善晨起口苦、胃热上冲。
枸杞子 12g、女贞子 12g:滋补肝肾,,减轻对肝肾精血的耗伤。
写道最后方言有顿了顿,加了个:
绞股蓝 15g、灵芝孢子粉 6g(冲服)。
看到这里,邓同志提醒到:
“诶,这个怎么没写作用?”
方言之所以没写,就是因为这两味药在现代研究显示,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及抗辐射作用,方言是实在想不到办法才加进去的,之前其实已经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