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是格外舒畅。
唯一紧绷着的只有李玲玲。
看着护士离开的身影,领队医生用着难得的闲暇时间朝着四周的医生笑道:“玲玲这小姑娘不错的,要是平时在北都的时候我有这么一个护士,工作都能轻松很多。”
旁边和领队医生来自一个医院的副手熟练地捧哏:“听说前两天她和病人吵起来了?”
领队医生摆摆手:“年轻人嘛,第一次出这种任务,正常的。这环境考验的不仅仅是受灾群众,还有我们的医生护士呢。”
“但玲玲好啊,前两天受了点委屈,回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这才叫专业素养,这才叫心理素质!”
另一个医生颇为认同地点头,甚至都起了把李玲玲挖到自己医院来的心思:“年轻人就是要经得起挫折,化压力为动力。手上这么硬,心理调整得这么好,而且还不抱怨的小孩,现在很少了。”
又有人捧哏:“对,昨天早上她跟我一起做了个骨科的手术,配合得很好……”
手术室里面的气氛一时间很轻松。
但突然有人意识到了不对:“昨天早上?李玲玲明明在急诊那里清创啊,缝了十几条胳膊和大腿呢。”
有人皱起眉头:“那是下午吧?李玲玲是下午在急诊的,早上我是看到她在后勤那里帮忙搬东西的。”
“不对不对,搬东西是晚上,下午她在查房来着……”
医生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突然,外面响起了尖叫声。
“有护士晕倒了,晕倒了!来人啊,有医生吗?!”
“快!抬到担架上!测血压血糖!补液!”
——
北都,南祝仁正在课题组的办公室。
他已经停掉了咨询师所有的咨询工作。
虽然有点可惜,但灾区的工作理应全身心投入准备。
这几天的时间南祝仁先是接受了白庆华的临时培训,随后开始阅读一些专业的指导手册。
等这些结束之后,他转而借着学校的网络图书馆,开始浏览国内外所有关于灾区心理援助的论文,充实知识储备。
这也算是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了。
他的专注让课题组的其他记名弟子都有些惊讶。
好运师兄更是觉得,只要南祝仁想,他现在就能够整理出一个相当不错的综述性文献,整理出来起码能发个Q4的核心。
——能不能过搞另说,毕竟这个干扰因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