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防御方式和身体感受,这些过程信息比叙事本身更真实。”
“第三,在任何潜在的创伤探索之前,都必须确保来访者有足够的内在和外在资源来应对可能的情感冲击。”
南祝仁所说的三点中,第一点其实就是他和李玲玲在上一个咨询阶段一直以来的咨询思路——探索。
这在第二阶段还要继续延续,但不再是主要的目的,咨询的重心会转向第二点、第三点。
翁娉婷认可地点头:“具体的干预计划呢?”
南祝仁胸有成竹:“这个阶段的‘前期’,主要还是巩固这次【催眠治疗】的成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多角度地去观察来访者。”
“首先,深化来访者的【观察性自我】,引导来访者尽可能从‘局外人’的视角去观察过去的创伤,这能让来访者从更加安全的视角去收集过去的细节。”
“其次,我会试着引入【多重叙事】的技术,试着让她自己从其他的角度解构这个她过去的创伤经历。”
“最后,就是聚焦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的身体感觉和情绪解离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南祝仁露出充足的自信:“我对于观察深层次情感还是比较有自信的。如果来访者的情绪表达更加指向自己的内部,那就是【愧疚】、【羞耻】;如果指向外部更多,那就是【背叛】、【愤怒】。”
不过随后南祝仁又变得稍稍沉重了一点:“当然了,现在来访者这两种情绪都有,甚至都是势均力敌的,所以我才一下子没有分辨出来。不过随着咨询的深入,理论上是会有变化的。”
……
确实,这是南祝仁第一次利用【微表情分析】在解读情绪的时候受挫。
往日里面,通过观察那些转瞬即逝的生理反应,南祝仁能够精准地刺破对面的伪装,抓出对方隐藏在面具下真实的自我。
但李玲玲这次的情况比较复杂——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都是真实的。
至少,她自己认为都是真实的。
不但真实,这两种情绪甚至连比例都很接近,几乎都在她身上呈现出了近乎“五五开”的趋势。
【中级】的【微表情分析】,还是不足以让南祝仁在阅读真实情感的时候,做到“一分冷漠二分凉薄三分讥诮四分漫不经心”这种级别的精准。
所以他只能在之后的咨询过程中去进一步引导来访者的情绪了。
可惜,南祝仁手头没有其他的真正“案例”级别的来访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