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的确是老太爷户口本所在的本旗,顺治爷那会就确定的事。
即打顺治爷开始,皇帝本人及子孙后人的户口一律登记在镶黄旗满洲。
这就使得镶黄旗满洲如今的三十万人口中有近两百位顺治爷的直系男丁后代。
这两百位顺治爷直系男丁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大清帝位的继承权。
八旗之首,名符其实。
老太爷将赵安的户口从内务府公中包衣籍提档迁入镶黄旗满洲,理论上符合认祖归宗迁户口这一常识理念。
当然,正确认知应是赵安从奴才的奴才提格为老太爷本人直属奴才。
但是,认知这东西是相对的,也往往并不以客观事实决定,而是存在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好比赵安认为老太爷的这个抬旗安排是给他做认祖归宗前的准备,逻辑上也不存在问题,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话,是可以单独解释此事的。
就跟后世某营销公司使用大字广告,小字标明一个意思。
心情肯定是激动的,以致捧着那明黄圣旨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传旨的七旬老臣金大人心中则是五味杂陈,宦海沉浮数十载,何曾见过如此荒唐的事?
一个刚刚殴打分管佐领的“戴罪之身”,转眼间却是鲤鱼跃龙门成了天子亲旗一员,还得封三等轻车都尉世爵,怎么看,这事都透着股荒诞,让人哭笑不得。
大清开国一百多年来,真就是头一遭稀罕事了。
但他又能如何?
只得强挤笑容将圣旨交给当事人,尔后对一旁的福长安微微颔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转身回去交差。
“嘿,好小子!”
福长安脸上的表情可谓精彩纷呈,猛的一拍还在“懵逼”状态的赵安肩膀,乐道:“这回倒跟我成正儿八经的同旗兄弟了。”
同旗兄弟?
习惯抓重点的赵安下意识看向四傻子:嗯,咱们有可能真是兄弟咧!
福长安这话肯定是调侃,以他的身份怎么可能和赵安兄弟相称呢。
不过镶黄旗是天子自将的上三旗之首,赵安被抬入此旗意义真是非同小可,往大了说那已经不是简在帝心,而是赖在帝心里了。
往小了说,往后可以无比骄傲且自豪的对着那帮下五旗要饭的、内务府的狗奴才们、人模人样的汉官们一拍胸膛:“你们脸上有通天纹么?没有,跟爷这废什么话!不服?永定河没加盖,有本事去游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