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士绅富户与他绑定,于赵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反正卖的是满清的功名又不是他的,可惜出身清贵的学政大人冥顽不灵不予配合才耽搁下来。
后面发生的事与其说是赵安在对老宗师进行报复,不如说是他在想方设法挽救老宗师。
治病救人,惩前毖后嘛。
只要老宗师意识到问题所在,抢救一下就凭他那文学功底做个戈培尔肯定没问题。
对于大儒,赵安还是比较尊重,也愿意拉拢的。
毕竟,自身学历和文化水平太低。
特赐同进士出身看着是老太爷钦赐很有牌面,但在科班眼中跟个成人高考没啥区别。
掉价的很。
因此,必须找点大儒给自己抬轿子,吹吹打打一番。
这样履历上也好看嘛。
赵安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自是赢得军心,但也有不以为然的。
寿春镇副将汪定芳就瞧不上赵安这幅作派,忍不住对身边的守备张彪道:“姓赵的这般做法未免太过儿戏,统领大军当有威严才是.我看这姓赵的根本不懂慈不掌兵的道理。”
“就是,我听说我们这位赵大人没进山时天天帮百姓挑水砍柴,还跟那些盐匪的家眷扯东扯西,看着别说是署理巡抚了,怕是连个县令都不如。”
说到这,张彪又嗤笑一声,“妇人之仁,剿匪靠的是真刀真枪,唾沫星子要有用,还要我们这些当兵的干什么!”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淮南绿营不少将领都觉这种围困没有意义,除了轻视盐匪外也是因为再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按赵安的打法这年大伙得在这穷山沟里过,谁愿意?
赵安这边与老宋继续交待着省里的事,又把同江宁八旗合建安庆军械所的事说了,让老宋从藩库拨一万两白银以给将军大人庆寿名义送去江宁。
大体说完后拍了拍老宋肩膀:“省里的事我就全交给你了,”
话未说完,远处黑岩寨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锣响和呐喊。
“贼人出寨了!”
前方担负警戒的抚标立时发出警报声,铜锣敲的光当响。
赵安同老宋双双扭头看去,发现有一大群盐匪如困兽般冲出寨子,直扑尚未完全合拢的工事缺口。
观人数怕是有好几百!
显然是盐匪头目意识到不能让清军完成工事,这才豁出来铤而走险。
可惜,赵安早就防着盐匪孤注一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