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大人做主了,意思请咸丰行再借六万两新债给老宗师还之前六万两旧债,借期也只一月,这样藩库银子到账直接就给还了,老宗师这边只需承担六万两新债一月利息。
几百两而已,便宜的很。
听老宋这么一算,学政大人也不再犹豫了,因为借新还旧的确划算,要不然这旧债滚起来,他把学政衙门卖了都还不上!
未想,刘小楼却摇头道:“老宗师这笔新债本庄没法借,只能帮老宗师从别的钱庄借,最低也要借十万两,否则怕是借不出.”
什么意思呢,行话叫拆借。
就是咸丰行出面替老宗师向同行借款十万两,其中六万两用于还咸丰行的旧债,余下四万两按行规要折色和砍头息,算下来到老宗师手的只有三万五千两。
“.老宗师放心,我们这都是正规的,也均是按行规办理,绝不敢欺瞒老宗师。”
为让老宗师放心拆借,刘小楼指其业务合作伙伴是内务府旗下的恒利钱庄。
大牌子,央企,背后是皇上!
绝对信得过!
“恒利借大人十万两,大人还本庄六万两,到手三万五千两,这样您不仅还了本庄的欠款,自个手头也能宽裕应应急,岂不从容?”
说话间,刘小楼让李掌柜去取一份委托借款书来,手续很简便,老宗师只需签字盖押,其余事情都由咸丰行出面同恒利办理。
无需老宗师出面,如此既能保证客户隐私,也能让客户省心省力。
“这样是挺好的,”
老宋听的不住点头,凑到一脸发懵的学政大人耳畔,“内务府的钱庄靠得住,大人不若就办了吧,省得这安庆城天天传大人的闲话。”
李掌柜也在旁敲边鼓:“东家这法子对老宗师再好不过,不然老宗师这笔债老拖着也不是回事。”
学政大人这会怎么想?
内心必然是激烈挣扎的,本来借五万两应急的事变成还六万两,凭空损失一万两。虽说这一万两损失藩库兜了,但莫名其妙又背上十万两债务,感觉怎么有点饮鸩止渴?
借还是不借?
刘小楼、老宋、李掌柜三人出奇一致,就是均保持沉默,让老宗师自个去衡量借与不借的得失。
屋内相当安静。
有听诊器的话,当能听出学政大人心头正在扑通跳。
想到明日咸丰行可能变本加厉的讨债手段,想到五万两借款可能会滚到十万两甚至更多,想到自己的官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