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记,要走出去,引进来,搞活市场,引领风潮,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否则这样下去咱们安庆的锦缎就始终争不过人家苏杭。”
“走出去?引进来?”
陈管事听得一头雾水,这花样还能随便改?
但他哪敢反驳,只能连连点头哈腰道:“大人教训的是!卑职一定谨记大人教诲,让他们多学学人家的,多多…对,创新,多多创新!”
看着陈管事那懵懂的样子,赵安心里觉得好笑,面上依旧一副语重心长的表情:“织造局是咱们安庆纺业龙头,既是龙头就要起到带头作用,不仅要自己发展,还要想着带动上下游的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
这个词如同天书,听的宋知府等人一头雾水。
“好比说这织锦需要上好的生丝吧?那安庆周边可否推广桑树种植?需要染料吧?能否扶植本地的染料作坊?织机坏了需要修吧?能否培养专业的织机维修匠人?…把这些相关的产业都发展起来,围绕咱们织造局便能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群,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才能真正把我们安庆的织锦业做大做强!”
赵安一番笔划后,也不管人家听不听得懂,大手一挥,“本官对你们的要求就是不仅要将我们安庆的织锦做成驰名产品,更要同江南三织造一样打入内廷,成为咱大清朝乃至海外藩属、洋人都知道的好东西!让他们都过来买,抢着买,这样才能赚大钱!”
集群效应是赵安前世的一种产品发展布局,道理其实很简单,通过一个名牌带动上下游形成集群力量,从而提升产品售价,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为当地百姓带来收入同时也为地方提供大量赋税。
在场官员听后一个个脸上都是茅塞顿开的样子,宋知府更是拱手道:“大人真乃高瞻远瞩,字字珠玑,下官怎么就这么愚钝,不知如此做法的!如梦初醒,如梦初醒啊,下官定谨遵大人钧谕,将织造局做大做强,不负大人今日指点!”
“好!但盼你们说到做到!”
赵安心道回头我要不给你们具体方案,你们能把集群效应做出来才怪。面上却是非常欣赏,结束织造局的视察,赵安马不停蹄又赶到城中最大文体用品店。
老板战战兢兢为他介绍来自歙县的徽墨、泾县的宣纸、婺源的龙尾砚等。
赵安听的入神,随手拿起一块雕工精美的墨锭,闻了闻道:“好墨,也是好工!”
继而就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