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风骨所在!”
“不错,开海之事,不仅仅需要商贸通达,更要有合适的港口,适合海量商船停泊,位置更要便捷,利于沟通南洋及西洋诸夷,这种事情,扬州乃是江港,怎么把握得住,还得是江南诸多沿海城市才适合!诚如顾相方才所言,若能利国利民,我等愿意主动请缨,为开海奔走!”
顾相闻言,微微点头。
这几句话,说得好啊。
如果能够不要句句提到本相,那就更好了。
随着这两句话,朝堂上的气氛也愈发热烈,双方开始争吵了起来。
两淮的官员虽然势力较弱,但有着不想江南党死灰复燃的关中派等助阵,也和江南党斗了个你来我往,旗鼓相当。
这一次,皇帝主动叫停了双方的争执。
他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扫视朝堂,沉声开口,
“国朝社稷,并非一成不变,便如人之一生,幼时之襁褓,不能为壮年之衣衫,海禁之策,在太祖开国之时,利国利民,如今海疆初定,商贸繁盛,且有财政之需,废海禁,开通商,增财税,固社稷,亦为利国利民。”
“朕意已决,废海禁,开通商,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已经聊到这个份儿上了,众人还能说什么?
白圭率先朗声道:“陛下圣明!”
郭相暗骂这年轻人不讲武德,居然不让着点他这个政事堂首相,赶紧跟着高呼,“陛下圣明!”
而其余人,也自然齐齐开口,“陛下圣明!”
整齐的声音,如同滚滚洪流,让祖制的堤坝,在无声间溃散。
“至于是在扬州、靖江两地,还是在江南,抑或是其余合适之处,开设通商口岸,着令有意向的各地于十日内,呈上具体章程,朕亲自审定,并于七月初一的大朝会上,公布最终地点!”
“同时,户部拟定开海细则,交政事堂审定。”
“诸位,此乃国之大事,谁敢阳奉阴违,阻碍施行,朕决不轻饶!”
年轻皇帝的声音,如同凛然出鞘的利剑,锐意而森寒,让群臣齐齐拜倒。
就在这场注定将影响深远的朝会开始的同时,杭州城中,齐政也正在和一番忙碌历练归来的周坚、宋辉祖、乔耀先、司马宗胜、姚璟、宋崇等人,坐着聊天。
此番转战各处,各自负责一方的历练,让众人又都有了不少的进步。
家奴如何产生的;
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