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蠢事,说成了【农夫与蛇】的仁义悲剧。
听到这儿,汪直也放下了大半的心,对公子横跨一年的布局,心服口服。
原来那个苏州大捷当晚便从外人视野中消失的中条三郎,竟然在这儿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但他心思十分缜密地将疑惑进行到底,“可是,就算中条三郎反水,嘉兴府的官军有这般本事?”
井上五郎深吸一口气,“不是嘉兴府的官军,是苏州卫。朝廷那个钦差暗中将苏州卫暗中调了过来。也只有苏州卫能够战胜我们这么多的勇士。”
汪直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叹了口气,开口安慰道:“井上先生仁义,却不想这中条三郎如此狼心狗肺,却不知此人如今何在?汪直愿意为井上先生生擒此獠,同时也能向王爷交代!”
井上五郎叹了口气,“他留在了嘉兴府,想必已经跟苏州卫混在一起了,以苏州卫的本事,想擒拿他,恐怕是难了。”
看着井上五郎脸上的落寞与无奈,再不复先前的张狂与狠厉,汪直的心里,那叫一个畅快。
但表面上,他还是跟着一叹,旋即安慰道:“无妨,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井上先生基地和钱粮尚在,重新发展,将来定能再度兴旺。若有用得着汪某的地方,尽管开口。”
井上五郎点了点头,道了声谢,却并未再多言语。
见状汪直也没多说,命人将他请下去休息。
等井上五郎离开,汪直又看向梅先生,皱眉道:“此番不仅没能达成王爷之目标,还折损了如此多的倭寇,该如何向王爷交代?”
已经换了条裤子的梅先生眉头同样死死拧着,此番王爷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拿出嘉兴一地繁华,得罪整个嘉兴士绅,乃是为了扭转整个局面。
如果不能成功,对王爷的大计都是有非常深远影响的。
但现在,倭寇暴露了,海宁卫暴露了,然后还没讨到一点好处,倭寇差点被全歼。
不仅没能给朝廷施加压力,从而让俞翰文归来,或者让齐政滚出江南,反倒送给了朝廷一个好大的借口。
你俞翰文在任的时候,打出过这等大捷吗?
齐政先在苏州主导苏州大捷,如今又主导了嘉兴大捷,都是歼灭真倭千人以上的,这铁打的事实之前,哪个不长眼的朝官还敢说让俞翰文回去主持江南军事?
同时,朝廷对齐政的放权和支持也会愈发顺理成章。
就说那新来的朝廷水师队伍,一来江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