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地,一路向东,尽是一马平川,毫无险峻的平原,可供重甲铁骑随意驰骋。”
贵妃娘娘身姿款款,徐徐踱步。由于家学渊源,天资聪慧,她对历史典故手到擒来:
“不错。在楚国立国早期的一百年间,晋地动乱,并不在我们楚国手上。而是自立为王,国号‘大夏’,史称‘晋夏’。后来,晋夏被强势的姜国所灭,从此二百年间,姜国以晋地为据点,屡次犯境,民不聊生,甚至几次危及旧都晋阳。在这等背景之下,当年的楚帝决定抛弃旧都晋阳,迁都新修的都城,便是如今的京城。”
何书墨和淑宝一唱一和,道:
“臣觉得也是。当年不比现在,当年情形是姜强楚弱。姜国威胁如此之大,那时的楚国皇室必定十分忌惮。他们既然迁都,便多半会将铁骑东出,姜国重兵围困京城的情形考虑在内。所以,便在修筑京城皇宫的同时,顺便兴建了皇宫之下的地下行宫,以及一条从皇宫延伸至伏龙山,潜龙观附近的暗道。”
何书墨这么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
事实上,地球上这类事情屡见不鲜。比如某半岛国家的有钱人,因为害怕北方将军南下,同样会修建储藏物资,供人躲避的地下暗室。还有人用这个地下室当点子,拍了电影拿了大奖,此处按下不表。
何书墨继续道:“皇城中有地下行宫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少。但地下行宫中有秘密通道,可直通伏龙山的事情,应该压根没人知道。曾经是姜强楚弱,现在是楚强姜弱。一来是楚国皇室已经没必要跑,二来挖暗道逃跑的事情,实在有伤皇室颜面。故而长辈通常不会刻意透漏给晚辈。所以此事以一种奇怪的心态被隐瞒下来。但公孙宴不是普通人,他从小入宫,在皇宫长大。他可能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见识过秘密通道的入口和走向。”
贵妃娘娘烟眉舒展,语气轻松,施然道:“如此,便可解释枢密院中,为何不见动土,但凭空冒出了地下暗室。因为这些暗室原本就存在于枢密院的地下。同样,也可以解释枢密院为何在公孙宴掌权之后,一直执着于研究新式震天雷。因为只要掌握体积小,威力强的新式震天雷。便可以借用地下暗道,做出‘地龙翻身’地动山摇,城墙倾倒,喜迎王师的‘天命之举’。”
何书墨稍稍补充道:“这也能说明,为何燕王会愿意榨干燕国潜力,不计代价地积攒军力,穷兵黩武了。因为他的眼中根本没有北地燕国。只要他能挥师南下,配合公孙宴占据京城,夺得天命,登基称帝。再苦一苦燕地百姓,又能有多大的事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