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王的危机了,光靠一个核心产品很难面对巨头们的围剿,所以这两年他也在其他领域,如茶饮凉茶、药妆方向投资发展,但因为规模不大,收效甚微。
“赚钱的事情我都感兴趣。”王曜笑了笑:“我有一个建议,电商对于华夏消费习惯的颠覆是不可逆的,未来最少70%以上的消费者都会习惯线上购物,这是我另外一家公司的APP,给两位展示一下。”
王曜将木兰街移动端的网购流程展示了一遍。
不到2分钟就完成了从种草选购到下单支付的流程,速度震撼到了程奇远夫妇。
他们都是海归高材生,对于互联网产业自然也有接触,但对于网购还停留在PC端插网银U盾的复杂流程上,而王曜展示的这个海外版木兰街,因为直接接入了在线支付功能,整个流程无比流畅。
“但如果着急用,还是会选择线下购买吧。”程奇远惊叹之余还有些固执。
“急用的日常用品,未来也可以用团购外卖服务直接送货上门,未来甚至家门口的小卖部都会慢慢消失,变成专门为同城服务的‘电商配送站’,就像京东那种物流仓一样。”王曜摇摇头。
“这,用一个小小的平板或者手机,就能搞定一切?”万玉眼中绽放出了异色。
“习惯了送货上门,还有多少人愿意自己下楼?而且还会养成另外一种生活习惯,囤货,程总刚才说着急用,确实有这种情况,
淘宝的双11折扣节两位都知道吧,但如果大多数人都选择利用这类折扣节,直接给家里囤积半年甚至一年的日用品,那么是不是就相当于,一天拿走了线下市场一年的销售份额?”王曜勾起嘴角,抛出一个恐怖的观点。
程奇远夫妇闻言脸色大变。
什么叫日化产品?
就是涵盖所有家庭日常使用的产品,涵盖化妆品、洗涤用品、口腔清洁用品、香味剂、驱虫灭害产品及其他品类。
这类产品的特点就是,日常消耗,随用随买。
但是如果真的如同王曜所说,习惯了电商的消费者养成‘囤货’的需求,那么对于整个行业都是灾难性的。
因为那个时候,渠道的作用就会消失,因为消费者被直接量化了。
以前需要渠道来估算每个月的消耗量来生产,那么以后只需要计算,每个人每年的消耗量即可,对于厂商来说,由原本波动性的不可控生产,变成了可控量生产。
成本和风险都相对降低,但竞争却变得极为激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