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问题折磨了谭辉一整天。
为此,他还特意去见了所有跟王曜打过交道的人,美摄徐琛、成天吴克波、巨利扬子。
从这三个人口中,谭辉又得到了更多,但是完全相悖的形象,于是他得出了一个让不寒而栗的结论。
王曜这个人,有些像变色龙,他跟所有人的相处模式,都是在模仿和扮演对方!
所以从不同人口中侧写的王曜想象,都是不同的。
他反复回忆了跟王曜相处的短短半个小时,最终确定,他确实在王曜身上看到了属于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他年轻的时候从老一辈学来了一种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验,顺序很重要,要先展示力量,再展示原则,最后再传递善意。
这种建立关系的顺序是违背华夏主流顺序的,但谭辉曾经用这套方法,百战不殆,因为前者是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后者而是把主动权寄托在他人的良知之上。
怪不得昨天王曜冒犯自己的时候,自己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恍惚,而非愤怒。
谭辉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内,因为巨大的精神压力聘请了一支专业的心理学团队给自己做心理疏导,在过程中也了解到了不少奇葩的心理学和精神病。
谭辉觉得王曜可能是极少数,专出变态和奇葩的NPD型精神病,因为只有这种人,才可以做到无差别的切换模仿任何人.
NPD的底层逻辑是‘吸引的本质是投射’然后通过吸引来控制,奴役对方,进行各种层面的PUA。
谭辉很熟悉这种精神病,因为当时他也被误诊成这个病。
这类人通过模仿扮演来来达到‘吸引’的目的,因为人类产生好感的核心只有两个。
一是,你活成了他‘理想中的样子’,俗称慕强但不完全是,可以称之为‘未来的自己’。
二是,你在他身上看到了‘熟悉的样子’也就是过去的自己‘过去的自己’。
因为人是不可能被‘自己以外’的事物吸引,只会被未来和过去的自己吸引。
NPD类人就是可以通过扮演伪装成‘过去的自己’,来快速完成吸引力,但前提是,要了解模仿对象的信息和特征。
徐琛、吴克波、扬子这些年轻人基本上都活跃在信息时代,只要稍微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大概就能通过心理侧写推断模仿,而且这些都是王曜可以接触到的人。
但奇怪的是,谭辉发誓自己从未接触王曜,他年轻的时候王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