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而且我们编剧团队也很成熟,王总可以优先考虑跟我们合作。”高亚林顺势道。
创作和剧本改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尤其是在华夏,原著党和改编党是无法共存的,因为圈内把持着话语权的那批编剧,坚持认为他们改编的受众群是主流,而原著的受众是小众。
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毕竟看电视剧的主流受众不太会去,这批人后面直接去看短剧了。
高亚林的建议倒是很不错,毕竟百纳确实在都市题材领域很有建树。
“没问题,不过这个项目不着急,眼下可以聊聊改编《搞笑一家人》。”王曜点点头。
见到老板都愿意投,扬紫和娜札对于能一起拍戏都十分兴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张一杉则默默旁听,时不时瞄一眼王曜。
《搞人》是一部170集的超长剧,涉及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喜剧故事,如果想要改编成华夏版本,其实不是个小工程。
王曜前世就没看过这部改编剧,但是韩版的看了些,本着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的六学主义,王曜还是希望高亚林能多下点儿功夫,结合华夏的实际情况和现象改编。
比如青少年学校80问题,中年职场压力,老年人晚年空洞的精神需求。
听了王曜的想法后,高亚林和宋旦丹同时感觉到了压力。
好家伙,遇上一个高标准门外汉甲方了。
就这几条,光是第一条就不容易过审。
“王总的建议非常好,影视剧就是要肩负起反映现实生活,成为社会镜子的担当。”高亚林正色道
“但话又说回来,毕竟是喜剧,还是要以合家欢为主,加太多现实沉重的东西也不太好,这个尺寸还是只需要控制的。”
王曜微微挑眉,没想到高亚林倒是个贴近大众的纯粹创作者,没有太多阳春白雪的毛病。
这倒是让他挺满意的,他说这些光伟正也只是为了试探一下对方的价值观。
其实他也觉得,喜剧单纯点儿挺好,没必要非要上价值,有教育意义,但是也不能太歪。
聊完剧本内容,涉及到核心话题,投资。
“高老师觉得这部剧大概需要多少投资?”王曜问道。
“原版太长了,压缩之后也得分一、二季,按照40集一季,按照《家有儿女》当时的制作成本换算,现在可能也要30万左右一集,我们尽量启用小姜这种实力派演员,演员成本压缩在40%以内,应该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