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我们现在的销售价是2万元降价到3000元卖出去一条,国家就给我们公司补贴17000元一条。”
孟秋颜一说完,陆安旋即打开文件阅览。
看完内容后的陆安不由得说道:“看来得进一步扩大产能才行了。”
国家这个时候给予大力补贴,显然不是因为公司出了问题,元界智控现在的经营状况十分良好,正处于高速上升期。
给予大额补贴是为了把元界智控旗下的仿生义肢产品的销售价格进一步打下去,实际上不是补贴给元界智控,而是补贴给消费者,因为国家特别要求了补贴多少,产品的价格就降多少。
国家此举,第一是惠民,价格能大幅降下来自然是利好大众消费者。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给国家予补贴的核心原因,一个肢体截肢的残疾人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成本负担,而一个能够生活自理的正常人不但能够减少社会负担,还能作为正常的劳动力为社会贡献GDP。
两者一加一减就是双倍的差距,其所产生的GDP差额可以达到几十上百万,截肢者越年轻差额就越大。
国家进行此项转移支付非但不会亏本,反而在宏观上带来更大的经济增量,只是没有直接反映到微观层面而已,反映到微观层面是底层弱势群体受益,这样也更好,更能获得广泛赞誉。
这笔账一点都不难算,一条仿生义肢正常使用寿命大概在5年左右,补贴1.7万元,哪怕一个截肢患者手脚都没了,两条机械臂和机械腿合计补贴6.8万元。
五年下来该截肢患者产生的社会负担也远超6.8万元,而且他还能生活自理了。
这种极端案例是少数,大部分截肢患者单缺一条胳膊或单缺一条腿,那就是1.7万元的补贴额。
比如一位腿部截肢患者,他有了仿生义肢后,就能成为正常的劳动力,以前找不到工作,现在可以找到工作了,能够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了,比如去跑外卖,以前缺条腿肯定干不了这个活儿。
那么5年下来他贡献的GDP总额绝对是远远超出1.7万元补贴额的十倍甚至几十倍以上。
这一加一减,产生的GDP差额可不就能达到几十上百万嘛。
事实上,去年国家就已经在关注了,有关单位在当时就开始进行了初步研讨补贴的事情。
不过那时候还是以观察为主,简单的说就是先看看元界智控的这款义肢产品在上市之后的反馈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