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不过元界智控现在只是在秀技术实力,至于这些问题,并没有正面回应。
甚至具体的性能参数也没有爆料,让外界自己推测自己去猜。
目前,R1机器人确实还没有量产能力,因为子公司元界制造旗下的超级工厂还没有完工,预计要到10月份左右才能竣工实现投产。
而且眼下电池这一块还没有解决。
但电池也快了,固态晶格电池技术的开发进度已经到了尾声。
……
月底。
元界智控研发大楼3号实验室内。
实验室里的空气弥漫着臭氧和超纯氩气的冰冷气息,还有一丝微不可察的、属于高能真空设备的金属焦糊味。
巨大的透明隔离罩内,编号为“晶格1号”的电池原型静静地放置在紧密夹具上。
它的外壳是磨砂黑的复合陶瓷,反射着无影灯的白光。
陆安身穿特质实验服站在控制台边缘,他的目光穿透隔离罩的强化玻璃,盯着那块小小的黑色方块上。
“老大,所有系统就绪,拓扑电解质层最后一次应力模拟通过,界面阻抗稳定在预设阈值以下。”团队成员马毅飞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
旁边的一块显示屏幕上,代表着拓普离子晶格(TIC)隔膜的三维模型正闪烁着稳定的蓝色光。
“液态金属负极注入完成,浸润度98.7%,符合预期。”另一名工程师汇报。
集流体微孔中那镓-铟-锡合金正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近乎完美的镜面光泽,在夹具电机的轻微压力下,极其缓慢地流动着。
“正极复合体活性物质分布均匀,拓扑骨架包覆完整度99.2%。”
又一项确认报告传来。
马毅飞等人都很紧张,不过陆安异常淡定,他从容不迫的有序指挥着实验进程。
那氟代聚阴离子与硫的复合物,被纳米级的拓扑离子导体精确地包裹、引导。陆安沉声说道:“启动[点火]程序,目标5C倍率,10%的SOC充入。”
充电倍率以“C”表示,1C代表1小时内充满电量。
5C即5倍于1C,也就是只需要12分钟就能完成从0%到100%的充电,传统的固态电池根本做不到5C充电倍率。
这时,马毅飞传来声音:“指令确认。启动。”
隔离罩内,肉眼无法察觉的变化已经开始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