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片也跟着蒙上一层白雾。
一楼大厅宽敞明亮,摆放着一些供人短暂休息的沙发和茶几。
越往上走,环境越发安静。
每一层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阅览室和自习区。
有的区域是开阔的大空间,整齐排列着长长的木质书桌和座椅,学生们毗邻而坐,埋头苦读。
有的则用高大的书架隔成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形成一个个半封闭的卡座。
最受欢迎的是靠窗的位置,那里有自然光投入,学累了可以抬头看看窗外的景色。
远眺波光粼粼的南湖一角。
这会儿尽管是上午,南书院里也已然坐满了七八成的学生。
空气中满是专注。
翻动书页的沙沙声,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声响,偶尔响起被极力压低的咳嗽声,以及笔记本电脑风扇轻微的嗡鸣,属于期末的背景音乐跳进耳朵。
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小山似的书本和资料,水杯,充电宝,小零食是标配。
几分钟后,钟雨筠和周明远在三楼靠窗的角落,找到了两个相邻的位置。
这里背靠书架,相对安静,视野也好。
两人安安静静开始了复习。
钟雨筠率先摊开了让她如临大敌的高数,翻到微积分章节,眉头立刻蹙了起来。
她拿出草稿纸,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唰唰声作响。
女孩开始演算习题,表情时而困惑,时而恍然,时而又陷入新的迷茫。
偶尔会停下来,盯着复杂的公式,贝齿无意识轻咬着笔帽。
坐在她旁边的周明远,则显得轻松许多。
他的包包里只是象征性放了一本民法,书页崭新,看起来翻都没翻过。
没错。
相比后世新发布的《民法典》,周明远还得把自己的记忆和习惯扭转回来,去回忆一下2014年的说法。
他看得很快,神情平静,那云淡风轻的样子,与旁边仿佛在跟知识肉搏的钟雨筠,形成鲜明对比。
时间在笔尖和书页间悄然流淌。
窗外的天色似乎比刚才更沉了一些,暖气嗡嗡作响。
钟雨筠面前的课本摊开在某一页,上面用红笔圈出了一道关于微积分的题目。
她望着天花板的日光灯管发呆,已经对着这道题枯坐了十几分钟。
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尝试性的演算,各种偏导符号和方程组纠缠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