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同志帮忙搭把手,不然他还得跑两趟,更费时间。
菜贩其实都是苏稽镇的农民,一早去把挂着露珠的菜从地里摘回来,背着背篼到镇上来卖,换了钱,再去供销社买点生活用品。
以蔬菜目前低廉的价格,也就只能挣点辛苦费。
不过随着包产到户的政策推行,农民的日子比以前还是好过了许多,嘉州水资源充沛,种地相对还是要容易许多的。
周砚不急不缓的往前走,目光扫过一个个摊位。
【一堆满是虫眼的无公害白菜】
【一颗还不够成熟的莲花白】
【一堆优质的小青菜】
一行行鉴定结果从周砚眼底飘过,周砚停下脚步,弯腰捡了两把用稻草捆好的小青菜,一把能有一斤多,只需一毛钱。
继续往前。
【一堆歪瓜裂枣的白萝卜】
【一块完美的豆腐】
周砚脚步一顿,看向了角落里缩着的一张折迭小桌子,上边摆着两方豆腐。
【一块完美的豆腐】
【一块不错的豆腐】
外观看起来并无明显区别的两块豆腐,鉴定结果却截然不同。
完美和不错之间,可是差着【相当不错】【极其不错】两个级别呢。
周砚看了眼摊子的主人,小桌子后边坐着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看着很瘦,身上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靛蓝色中山装,洗的发白,裤子上有好几个补丁,脚上穿的还是一双草鞋,露在外边的脚拇指冻得发红。
少年刚好抬头,和周砚对上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脑袋。
周砚忍不住摇头,这可不是做生意的料,看到男人都会害羞,要是看到少妇,那不得把脑袋埋裤裆里。
他往前张望了几眼,果然还有三家豆腐摊,顺着往前走去。
【一块不错的豆腐】
【一块相当不错的豆腐】
【一块不错的豆腐】
周砚提着两个莲花白又转了回来,在少年的豆腐摊前停下了脚步。
豆腐不稀奇,四川人爱吃豆腐,也擅长做豆腐。
所以,卖豆腐的人也不少。
但一份被鉴定为【完美的豆腐】,周砚高低得尝尝到底怎么一回事。
别家最好的评价也就【相当不错】。
完美,多稀奇的词条啊。
别人的摊子恨不得摆到路中间去,他这豆腐摊比别人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