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识拿起窝头咬了一口,嚼着粗糙但顶饿的玉米面,笑道:“这挺好,能吃饱就行。我们之前那也是特殊情况。”
年前自己确实给了不少鼓楼派出所不少的猪肉,小食堂吃的那叫一个香啊,不过自己过完年可就没这个闲工夫了,就连那些个海鱼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开始处理。
不是案子就是房子,折腾的自己哪里还有闲工夫去走动关系?
正吃着,周建国也端着饭盒晃悠了过来,一屁股坐在孙明旁边,看也没看陈识,埋头就开始扒拉饭菜。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陈识主动打破僵局,像是闲聊般问道:“周队,刚才看您在研究地图,是哪个案子卡住了?”
周建国头也不抬,含糊道:“就西河沿那一片,老有丢自行车的,蹲了几次点,毛都没摸着,滑溜得很。”
西河沿……陈识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对应的辖区地图和刚才看过的卷宗。
他记得那一片有几个新建的工厂宿舍区,人员复杂,流动性大。
“有没有可能是流窜作案?或者……有固定的销赃点?”
陈识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光蹲点可能不够,查查附近修车铺、旧货市场,看看有没有来路不明的零件或者整车?”
周建国扒饭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眼皮看了陈识一眼,似乎有些意外他能立刻想到这点。
“查了,没发现。那帮孙子精得很,估计有自己的一套路子。”
“嗯,”
陈识点点头,“那换个思路……查查最近有没有因为赌博、欠债急需用钱的人在那片活动?或者,晚上安排人扮成下夜班的工人,引蛇出洞。”
周建国没立刻反驳,嚼着窝头,含糊地“唔”了一声,算是听进去了,但也没表态。
孙明在一旁打圆场:“陈队长思路活泛。老周,回头可以试试。”
这顿饭吃得不算热络,但至少打开了交流的缺口。
陈识明白,想让周建国这样的老刑警信服,光靠嘴皮子不行,得拿出真本事,或者至少在具体案件上能提供一些有效的思路。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陈识没休息,继续埋首案卷。
他重点挑出了几起涉及民生、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小案子,有几起连续的扒窃案,还有周建国提到的丢自行车案。
这些案子看似不起眼,但发案率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体验,如果能快速打开局面,最容易让基层同志和老百姓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