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设想。”
“尤其寒冬将至,将士们皆着秋装,如何抵御塞外风雪?”
为什么中国古代大多数中央王朝都没有吞并朝鲜?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地理阻隔。
别看朝鲜半岛和大陆直接相连,但是半岛与中原的地理阻隔。
远超过蒙古、新疆、西藏与中原的联系,直接抬高了统治成本。
朝鲜半岛北临鸭绿江、图们江,西靠黄海,东接日本海。
与辽东半岛之间还隔着长白山、千山山脉等山地。
这种“山海环绕”的地形,使得中原王朝在军队的投送和物资运输方面都困难重重。
汉朝在最强盛的时期才在半岛北部设立了“汉四郡”,即乐浪、玄菟、真番、临屯。
而南部的辰韩、马韩等部族因山地阻隔难以直接管辖。
唐朝联合新罗灭高句丽后,也曾试图在半岛设立“熊津都督府”。
但因新罗的反抗和陆路补给困难,而没能实现这一目的。
对比其他地区:
蒙古高原、西域虽远,但与中原通过河西走廊、草原通道保持连接。
且游牧民族的流动性迫使中原王朝必须经常主动地和他们发生战争或贸易。
双边的互动频率要远高于中原王朝和半岛势力的互动。
西藏虽有青藏高原阻隔,但通过茶马古道和宗教交流维持着与中原的联系。
清朝时更因蒙古与西藏的宗教绑定而强化了管辖。
而朝鲜半岛对于中原文明就没有这些“紧迫性”问题——
其与中原的地理割裂,难以成为威胁中原的力量。
所以半岛势力从来就没有对中原王朝构成致命威胁,这就降低了直接统治它的必要性。
此外,草原部族从战国时代,就成了中原政权的一大症结。
不论是驱逐、建长城、贸易,都无法消除草原部族带来的烦恼。
有时中原王朝的大军甚至能深入草原和沙漠腹地。
但有时草原帝国也能一度中原的直接统治者。
到了清朝时期,总结历代经验后。
终于将草原和中原这两对冤家绑定在了一起。
虽然治理成本很高,但让这些地区安定的战略收益更大。
相比较而言,朝鲜半岛则没有那么大的战略价值。
朱元璋把日本、朝鲜等等十多个藩邦列为不征之国时,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