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沉重的责任。
他低下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一些:
“孤……知道了。”
“定当……用心学习。”
“不负……相父与诸位大臣……期望。”
……
寒冬的余威终于在几场淅沥的春雨中彻底消散。
泥土的芬芳混合着新生草木的气息,在洛阳城中弥漫开来。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些。
也承载着更多的期望与不安。
在国丧的肃穆气氛尚未完全褪去之时,一场关乎帝国未来走向的盛典——
新皇登基大典,已然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吉日择定,未央宫前殿旌旗招展。
虽因国丧未久,仪仗皆去华彩,以素色为主。
但那份属于皇权的庄严与威仪,却愈发显得沉凝厚重。
时年三十岁的太子刘禅,身着繁复而庄重的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
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于李翊、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众托孤重臣及文武百官的见证与簇拥下。
一步步踏上那至高无上的御阶,正式即皇帝位。
定次年为建兴元年,寓意“开创中兴之新局”。
登基之后,便是例行的尊封与恩赏。
以示新朝气象,安抚各方势力。
刘禅首先尊奉生母、刘备的皇后,袁莹之同胞姐妹袁瑛为皇太后。
移居长乐宫颐养。
又追谥甘夫人为“昭武皇后”,与刘备合葬,全其哀荣。
册立太子妃张星彩为皇后,入主椒房殿。
同时,册封诸子:
立皇长子刘璿为太子,居东宫。
立二皇子刘瑶为安定王。
三皇子刘琮为西河王。
四皇子刘珙为新平王。
五皇子刘谌为北地王。
此番安排,既固国本,亦安诸子之心。
因张星彩被立为皇后,
其父,大司马张飞,自然尊荣无比。
被刘禅特旨尊为“国丈”。
虽非正式官爵,然其地位之超然,已不言而喻。
紧接着,便是兑现先帝刘备遗意。
对两位最重要的辅政大臣进行殊荣加封。
刘禅于朝会之上,当众宣诏:
“咨尔丞相、琅琊侯诸葛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