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果然如同砂纸摩擦般嘶哑难听:
“草民马昭,叩见三皇子殿下。”
刘理虽觉其声音刺耳,但念及其才,依旧和颜悦色,虚扶道:
“……马先生不必多礼。”
“孤观先生所献之策论,对于西域山川形势、部落分布、物产流通。”
“乃至如何引水灌溉、改良畜牧,皆有其独到见解。”
“文笔犀利,切中要害。”
“孤读之,受益匪浅!”
“先生大才,孤心甚慰之!”
马昭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谦逊道:
“……殿下过誉了。”
“草民不过边地野人,偶有所得。”
“妄加议论,实乃管窥蠡测,不敢当殿下如此盛赞。”
刘理命人看座,待马昭坐下后,叹了口气。
脸上悲戚之色重现,道:
“不瞒先生,孤方才接到京师噩耗,先帝……”
“已然驾崩……孤心乱如麻。”
“正思忖是否该即刻返京,祭拜先帝,以尽人子之孝……”
马昭那面具后的目光微微闪动。
嘶哑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带着一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
“殿下,请恕草民直言。”
“京师大局已定,新皇登基,辅政格局已成。”
“殿下此时返京,名为尽孝,然则……”
“殿下身份特殊,手握西域之权,骤然回朝。”
“非但于大局无补,反易引人猜忌,恐被羁留于洛阳。”
“若如此,则殿下于西域苦心经营之基业,整合诸国之心血。”
“开拓商路之努力,岂非尽付东流?”
“前功尽弃,殊为可惜。”
“依草民浅见,殿下不若……”
“暂留西域,稳守根基,静观其变。”
“此非不孝,实乃以另一种方式,继承先帝遗志,巩固大汉西陲!”
这番话,可谓大胆至极,直指核心利害。
刘理闻言,浑身一震,不由得多看了这马昭几眼。
此人不仅对西域了如指掌,竟对朝堂政局亦有如此敏锐的洞察!
他沉吟片刻,道:
“先生之言,与孤心中所思,不谋而合。”
“孤亦觉此时回京,非明智之举。”
“只是……这西域之地,虽经整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