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等旧臣,肯定希望李翊能够重新出山。
陈到抚剑叹道:
“某在禁中当值,亲见太子近日忧心忡忡。”
“朝中诸多大臣以‘祖制’为名,屡屡掣肘。”
“若无重臣坐镇,恐太子难撑大局。”
张郃举杯环视众人:
“吾等皆受李相爷厚恩,今当报效。”
“明日早朝,某将率先上表,诸公可愿联名?”
董允、州泰、太史亨齐声应诺,唯王经犹疑不定。
众人遂将目光齐齐看向他,王经乃叹道:
“非经不愿,实恐适得其反。”
“李相性情,诸公皆知。”
“若强请出山,反招其厌。”
张郃冷笑:
“……彦纬过虑矣。”
“某追随李相二十余载,知其虽隐,心系社稷。”
“今观朝局,必不忍见奸佞当道。”
陈到忽道:
“某闻越王刘理借奔丧之名返京,其心难测。”
“若李相不出,恐生萧墙之祸。”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州泰急问:
“将军此言当真?”
陈到压低声音:
“某在禁中亲耳听说的。”
“越王此人,能力不小,陛下爱之,恐祸太子之位。”
“此时若不请李相出来坐镇,那朝中局势必然生变。”
张郃猛然起身:
“既如此,更不可迟疑!”
“明日便联名上表!”
正当众人计议之时,忽闻楼下喧哗。
小二惊慌来报:
“诸位大人,李相车驾正过酒楼!”
众人急至窗边,果见李翊车驾缓缓行过。
张郃欲下楼拜见,被王经拉住:
“都督不可!若此时相见,恐落人口实。”
只见李翊车驾在醉仙楼前稍作停顿,帘幕微掀。
似向楼上望了一眼,随即继续前行。
董允惊疑不定:
“李相莫非已知我等在此聚会。”
王经长叹:
“李相虽隐,耳目犹聪。”
“依经之见,不如先探其意向,再作打算。”
张郃沉思片刻,终是点头:
“足下所言有理。”
“明日某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