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粮草何时启程?”
苟安支吾道:
“十、十日前……”
“依军法,粮草延误三日者,当斩。”
司马懿声音陡然转厉:
“汝延误十日,尚敢醉醺醺来见本相?”
苟安酒醒大半,叩头如捣蒜:
“丞相恕罪!路上雨水连绵,道路泥泞……”
“放肆!”
司马懿拍案而起,“我军新败,正需粮草重整旗鼓。”
“汝竟敢以雨水泥泞为辞!推出去,斩!”
帐外武士应声而入,架起苟安便往外拖。
苟安面如土色,连声求饶。
正值此时,长史秦宓急入帐中,拱手道:
“丞相且慢!苟安乃曹真将军所举之人。”
“且西川钱粮多经其手。”
“若杀之,恐寒送粮者之心。”
“日后粮道不畅,军心更摇啊!”
司马懿默然片刻,目光如刀扫过苟安惊恐的面容,终于挥手道:
“罢,免死罪,杖八十,以儆效尤!”
帐外随即传来杖责之声与苟安凄厉惨叫。
是夜,
苟安伏于榻上,臀股血肉模糊,心中恨意如潮。
侍从为他敷药时,他咬牙问道:
“司马懿老贼如此辱我,此仇不报,枉自为人!”
亲信低声道:
“都尉受此大辱,不如……”
苟安目光忽转狠厉:
“不如投汉?”
夜深人静,五六骑悄悄离了魏营,直奔汉寨而去。
诸葛亮正在帐中观图,忽闻魏营来降者,微微一笑:
“传。”
苟安被扶入帐中,跪拜于地,泣诉司马懿杖责之事。
羽扇轻摇,诸葛亮目光如炬,细察其言。
“司马懿虽严,不至无故重责粮官。”
“汝言恐有不实之处。”
诸葛亮缓缓道,“若欲取信于亮,须立大功一件。”
苟安急忙叩首:
“愿听大都督差遣!”
“今司马懿总揽魏国兵权,功高震主。”
诸葛亮略顿,“汝可潜回成都,散播流言。”
“谓司马懿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篡曹氏基业。”
“若能使汝主召回司马懿,便是汝之功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