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南征方回,远涉艰难。”
“方始回都,坐未安席。”
“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司马懿慨然道:
“臣受先王知遇之恩,虽肝脑涂地,无以报效。”
“今国家艰难,社稷倾覆。”
“刘备僭號,天子蒙尘。”
“若不趁此良机北伐,更待何时?”
忽班部中太史令譙周出班奏道:
“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
“星曜倍明,未可图也。”
转而面向司马懿,质疑道:
“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
司马懿拂袖道:
“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
“昔武王伐紂,太公望观星而进,岂因天象阻挠?”
“吾意已决,先驻军汉中,观其动静而后行。”
譙周苦諫道:
“丞相三思!”
“前次南征,虽得小胜。”
“然士卒疲敝,粮草不继。”
“今诸葛亮坐镇关中,大饗军士,极不易取。”
“倘若北伐,恐劳而无功。”
司马懿闻言不悦,沉声道:
“太史何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譙周忽直视司马懿,厉声道:
“下官敢问丞相,此次北伐。”
“究竟是为恢復中原,还是为报司马家的私仇?”
殿中顿时譁然。
曹叡蹙眉:
“譙卿何出此言?”
譙周叩首:
“王上明鑑。”
“司马丞相与齐国首相李翊有灭族之仇,毁家之恨。”
“此次北伐,恐私心重於公义。”
司马懿面色不变,从容应答:
“公私本是一体。”
“诸葛亮犯我疆土,李翊毁我家园。”
“此既为国讎,亦为家恨。”
“臣为国家討贼,兼报家仇,有何不可?”
譙周泣諫道:
“……丞相!”
“如今中国强盛,带甲百万,粮草如山。”
“我益州疲敝,地狭民贫。”
“妄想以一州之地克復九州,岂非痴人说梦乎?”
“大胆!”
司马懿勃然变色,“岂可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