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而农事为首。”
“然如何助农,诸君可曾深思?”
台下鸦雀无声,唯有江涛拍岸。
李翊环视眾人,缓缓道:
“非是不助农,而是要缓步发展,循序渐进。”
“本相总结为:缓助、慢助、优助、有步骤地助。”
姜维在侧,见有官员面露困惑,便適时递上茶水。
李翊接过,轻呷一口,继续道:
“所谓缓助,非是拖延,而是不急於求成。”
“慢助,非是怠惰,而是脚踏实地。”
“优助,则是要精准施策,不浪费分毫。”
“有步骤地助,便是要循序渐进,不能乱了方寸。”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书写之声,眾官员纷纷提笔记录。
李翊又道:
“坚持以民为本的基本原则,这不是空话。”
“要有秩序地助,让有能力者先助,让富裕者带头助。”
“但亦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此时,一位县令大胆发问:
“相爷,下官愚钝。”
“若富裕者不愿助农,该当如何?”
李翊頷首表示讚许:
“……问得好。”
“这便是要讲究策略——”
他顿了顿,见眾人都在奋笔疾书,便放缓语速:
“让懂技术者参与助农,让善管理者带头助农。”
“以专业之力助力农事,同时兼顾特殊情形,灵活施助。”
徐盛在台下听得入神,不禁插言:
“相爷高见!”
“末將在淮南时,曾见有官员盲目发放粮种。”
“不分土壤適宜与否,结果颗粒无收。”
“文向所言极是。”
李翊讚许道,“这便是要在贯彻落实中稳中求进。”
“以智慧之力助力农事发展,而非凭一时热情。”
讲至此处,
李翊命人抬上一块大木板,上面已绘製好江南地形图。
“诸位请看,”
他指著地图道,“江南各地,地形不同,水土各异。”
“江北多平原,宜种麦粟。”
“江南多水田,宜植稻米。”
“山区宜茶,水滨宜渔。”
“若不分情形,一概而论,岂不谬哉?”
眾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