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迎汉军者日众。
接下数日,陈登每到一处郡县,必放下架子,亲自出面抚定当地百姓。
因为他知道汉军来江南不是旅游的,
而是为了在这里长久生存的。
所以必须要笼络江南的民心。
故尽管孙韶行军速度极快,将战线已经快推至建业了。
可陈登所率的汉军,却行军十分缓慢。
正是因为每到一处,便抚定一处。
稳扎稳打,慢慢消化。
陈登盼望的是,每克一城,就使其心悦诚服的归服。
别之后出什么岔子。
半月后,陈登进军至芜湖。
时值梅雨,江水暴涨,低处田舍尽没。
陈登不避秽浊,亲率将士筑堤排水,救民于洪潦之中。
那日黄昏,
陈登巡视堤防归来,衣衫尽湿,泥泞满身。
忽见一老丈携幼孙跪于道旁,捧粗茶以待。
“将军为国为民,不避艰辛,请饮此茶。”
老丈泣拜道。
陈登急忙扶起:
“……老丈请起。”
“为民父母,岂有坐视子民受难之理?”
饮毕问那孩童:
“读何书耶?”
孩童答曰:
“家中贫寒,未尝读书。”
陈登怅然,对随从道:
“……昔文景之治,首重教化。”
“待江南稍定,当设乡学,使贫家子亦能读圣贤书。”
又越数日,军中捕获细作数人,皆吴主遣来散播谣言者。
部将请斩之,陈登却道:
“各为其主,何罪之有?”
遂赐以银钱,纵之归去。
韩综闻之不解,问道:
“将军纵敌,岂非养虎为患?”
陈登大笑着解释道:
“江东人心已向汉,纵有谣言,谁能信之?”
“今释细作,正显我宽仁。”
“吴主猜忌,必疑其归顺于我,此攻心为上之策也。”
话分两头,
孙韶降汉连克数城的消息传至建业,朝堂震动。
张昭闻讯,手中玉笏几欲坠地,颤声道:
“孙伯符创业之艰难,不意今日败于妇孺之手!”
翌日朝会,
吴主孙权升殿,见群臣面色凝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