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慈却蹙眉说道:
“二十万大军,少说需征民夫四十万人。”
“此乃伤国本之举也!”
要打赢吴国,确实用不了二十万大军那么多。
但这是灭国之战。
光是占领、推进、抚定、治安等一系列事务,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生力军。
所以灭国之战,通常需要酝酿很久。
它并非是小打小闹。
陈登拍案而起,朗声道:
“兵者,凶器也。”
“然若不灭吴,则战祸连绵,死者更众!”
“长痛不如短痛,早定江南,方为万民之福。”
言罢,他一挥袖令道:
“汝即刻依汉制征发徭役,不得滥征,亦不得延误!”
仓慈肃然领命:
“喏!在下必循律而行。”
江风穿帐,陈登独立灯下,凝视跃动之火,喃喃自语:
“陆伯言,且看鹿死谁手!”
……
建业城中,吴王孙权负手立于殿前,眉头深锁。
忽有密探疾步入内,跪地禀报:
“大王,洛阳朝廷已定伐吴之计,欲发兵二十万,水陆并进!”
孙权闻言,面色骤变。
一连退后数步,喃喃道:
“二、二十万……”
他猛然想起陆逊昔日之言——
“吴军据江而守,敌若十万、十五万,尚可周旋。”
“若二十万倾国而来,则胜负难料矣!”
思及此,孙权心中更是焦灼万分,当即挥袖道:
“快!快!!”
“速遣快马至江防,问陆伯言如何应对!”
使者星夜驰骋,到长江前线,至陆逊营中,传孙权之问。
陆逊听罢,沉吟片刻,遂提笔修书,令使者带回。
并嘱道:
“请禀大王,逊必竭力布防,然齐军势大,非独吴国可挡。”
“魏吴同盟,唇齿相依。”
“今大敌当前,魏王曹丕岂能坐视?”
“当速遣使赴成都求援,共抗强敌!”
使者归报,孙权览信。
看罢,乃颔首道:
“伯言之言,正合孤意!”
遂命左右备牛酒犒军,并遣心腹大臣顾雍持国书入蜀,求援于魏。
翌日,孙权亲临江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