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那套白玉来,赐予梁王。“
刘理连忙跪下,顿首道:
“儿臣断不敢受此玉。”
“治理封国乃儿臣本分,今不过屡行本职,还得有赏。”
“父皇乃是圣主明君,万不可乱了赏罚分明之度。”
“儿臣无功,断不敢受此禄”
刘备闻言大笑道:
“父赐子受,天经地义,何必推辞?”
刘理仍坚持道:
“孔子云‘克己复礼为仁’。”
“儿臣若因尽本分而受赏,恐有违圣人之教。”
刘备越发欢喜:
“那再加西域进贡的夜明珠十颗,骏马五匹。”
刘理第三次叩首:
“父皇厚爱,儿臣心领。”
“然梁国百姓方经战乱,儿臣愿将这些赏赐转赠穷苦百姓,以显父皇仁德。”
李翊见状,出列劝道:
“殿下,《礼记》有云‘长者赐,不敢辞’。”
“陛下厚爱,殿下三辞三让,已尽礼数。”
“不如受之?”
刘理这才恭敬叩首:
“既如此,儿臣谢父皇恩典。”
“儿臣必当善用这些赏赐,不负父皇期望。”
刘备欣慰点头:
“理儿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胸襟,实属难得。”
他环视众臣,“朕观梁国治理有方,当为诸国表率。”
“子玉,回京后拟旨嘉奖梁国百官。”
李翊拱手应诺,“臣遵旨。”
待酒过三巡之后,
刘备放下酒樽,目光灼灼地望向幼子。
“理儿,朕刚从鲁国过来。”
刘备声音不轻不重,却让整个宴厅安静下来。
“两地所得朝廷援助相当,为何梁国治理得如此出色?远胜鲁国。”
“你且细细道来。”
刘理放下筷子,恭敬起身:
“回父皇,儿臣不过是铭记父皇‘为政在人’的教诲,善用了几位贤才罢了。”
他转向厅中众臣,一一让他们露脸。
“若无这些股肱之臣,儿臣纵有三头六臂,也难有今日局面。”
刘备环视厅内,这才注意到许多陌生面孔。
原本他给刘理配备的老臣,竟有大半不在席上。
他眉头微蹙,旋即舒展——
毕竟是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