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员全国军民去守御。
而对外战争,本质上掌权者获取利益的一种方式。
他发动战争的形势,则是让其他想要获利的人一起过来加盟。
齐国如果进行防御战争一挑三,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如果单纯是为了争夺荆州,陷入三面被围的境地,那肯定是会以失败告终的。
因为齐国方面没法在江南动员更多的人马,确切地说是水军。
过去十年,刘备阵营的战争几乎都是在中原、河北打的。
所以陆军远比水军强势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从一开始就往南方打,那此时齐国的水军肯定比陆军强。
可问题是,在汉末三国,能往北方打,谁会往南方打?
说白了,你江东六郡加起来,比不上一个冀州。
这话一点儿不夸张。
此前说过,江东是孙权用了几十年才慢慢开发出来的。
开发之前的江东,就是一片瘴地。
又难打,收益又低。
不到迫不得已,没有哪个战略家会考虑先打南方的。
尽管李翊一直非常重视水军发展。
又是买战船,又是主张开发淮南。
但面对北方接踵而至的战事,军费肯定还是优先为陆军服务的。
如果不是李翊的力保,此时的江南,甚至连淮南水军都凑不出来。
现在刘备倒是腾出手来,可以重视水军发展了。
只是没想到江南战事会进展的这么紧迫。
真就荆州一炸,四面八方的狼全都来了。
尽管又为诸葛亮增益了三万徐州精锐。
但这些壮士能不能适应江南水土,还得打一个问号。
刘备知道这一点,李翊也知道这一点。
而周瑜更是清楚这一点,才认为齐国需要自己,需要自己的这两万江东水军。
然而李翊的反应,确实超乎了他的预料。
转身转得十分从容潇洒,真就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
不止周瑜不明白,就连齐国诸文武也不明白李翊心中究竟作何感想。
只有李翊知道,又到了他最喜欢的“商场博弈”理论环节了。
李翊就是那个店主,周瑜就是那个买家。
所谓货比三家,周瑜确实还可以选择曹操。
但那也就意味着这会和齐国撕破脸皮。
东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