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只有一个:
——荆州非陈登莫属!
接下来三日,心急如焚的曹豹又联合了朝中与自己关系好的大臣,再次找到刘备。
希望他能够回应公子刘琦的请求,赶快派兵去往江夏。
去晚了,就可能被孙吴、曹魏抢先了。
甚至,刘表一死,刘琮上位,肯定会直接对刘琦下手。
到时候,咱们就失去了一个强宣称啊!
面对众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刘备只回应说:
“兹事体大,容后再议。”
怎么个容后再议法呢?
就是说要等到齐魏和谈结束,李翊抽开身再说。
刘备拿李翊出来当挡箭牌也是有话说的,咱齐国的战略方针一直都是李丞相给定的。
下江南这种大事,怎么能不过问李丞相的建议呢?
但大伙儿都明白,这显然只是刘备的他托词。
毕竟你要真想问李翊的意见,直接书信送去河北,一问便知。
李翊就算忙着跟魏国谈判,也不至于说抽不出时间来回一封信啊?
众人都不知道刘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为什么非要等李翊忙完。
但他们也不相信刘备会把荆州交给李翊。
李翊就算再神,也不可能同时监管河北、江南。
所以大伙儿只能静静地等候消息。
至于刘备这边,他又岂会不知机会难得?
接下几日,刘备也是连连发信,催促李翊赶快和曹操达成和谈。
齐国这边可以吃点亏,先把和谈结束了再说!
面对刘备的连番催促,前线的李翊也大感疑惑。
无奈之下,只得一面向曹操施压,一面又慢慢暗自让步。
曹操亦察觉到李翊不如往日般强势,即问左右缘由。
才知,原来荆州那边似乎出了状况。
刘表卧病不起,蔡氏一族把持了朝政。
“……无怪楚国诸使近日鲜少与孤交际。”
曹操恍然大悟,知道了齐国这边急着和谈,原来是想把手伸向荆州。
程昱、郭嘉等人纷纷劝曹操道:
“既齐已退,魏公亦当释执,见好就收。”
“且荆州若当真生变,我大魏又岂可坐视不理!”
能占到李翊的便宜,这在天下间也算是一件稀罕事儿了。
两边继续拖着,的确没有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