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以纾粮困。”
后勤一直是诸葛亮在负责,他早在一旬前就提醒了前线军士。
说新城能速取就速取,速取不了,至少得先退回沛地。
减少后勤运输压力,不然真的要坚持不下去了。
陈登拿出诸葛亮的送来的书信,证明情况属实。
“今新城犹在曹仁之手,将军不思破城之策,反欲远征颍川,岂非舍近求远乎?”
“且曹操虽败,根基犹固。”
“颍川乃其根本,必以死守。”
“我军若孤军深入,恐蹈当年官渡袁绍之覆辙。”
“惟将军审度之!”
关羽闻言不悦,嗔目怒道:
“元龙乃湖海之士,豪气冲天,今何故畏首畏尾?”
“岂不闻项羽‘破釜沉舟’之势乎?”
“我大军只要进兵神速,纵然粮缺,亦能进取河南之地。”
“届时,我主在北,与李丞相取河北之地。”
“河南、河北俱已光复,周边诸侯,自然望风而降。”
“天下早日一统,黎庶亦可安乐。”
“此岂非美事乎?”
关羽自纳于禁七军之后,意气风发,志得意满。
一直筹划着,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整个河南之地。
今见陈登身为征南将军,俱不配合自己,便责备他道:
“齐王命汝为征南将军,督淮南军政。”
“元龙可否是因久镇淮南,而失壮士气概?”
陈登拱手拜道:
“登非为畏战,实为三军之计。”
“昔韩信背水一战,亦先据井陉之险。”
“今将军无险可据,若粮道被断,虽孙吴复生,亦难以为继!”
“况交战至今,我军已取大胜。”
“倘若逼曹操甚急,彼必倾力来战。”
“届时反而不美。”
监军鲁肃在侧,也跟着劝道:
“眼下可先作破新城之策,新城若克,再思进取事宜亦不迟。”
众人纷纷应和,都认为还是先把曹仁收拾了再说。
毕竟八字还没一撇。
关羽乃从鲁肃之言,便命赵云先带兵攻城。
赵云领命,携众将猛攻新城。
曹仁守备城池,城上矢石如雨。
赵云云令军士负土填堑,造冲车十余架,昼夜攻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