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甚至连过渡都不需要过渡,直接就名正言顺了。
“……嘶。”
刘协倒吸一口凉气,如芒在背,后脊发凉。
他第一次在曹刘底下感到如此害怕。
他曾亲眼目睹自己的皇兄是如何被董卓废黜,从皇位上拉下来的。
刘辩已经被狠狠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刘协并不想步他的后尘。
“杨爱卿,朕也知此次曹操、刘备共争冀州牧一职,是二人的互相试探。”
“但依朕看来,两人未必能在短时间打起来。”
“依爱卿之见,朕当如何在这场斗争之中明哲保身?”
刘协慌忙问。
杨彪沉吟半晌,才缓声说道:
“依老臣看来,陛下不妨谁都不给。”
“令其承制拜假即可。”
何谓承制拜假?
“承制”的意思,就是秉持皇帝的旨意。
“拜假”的意思,就是授予官职。
当然事实上,皇帝并没有这个意思。
这只是军阀们私自封官的一种借口而已。
因为像州牧这种官职不是军阀的,是朝廷的。
接受者,理论上和皇帝建立了君臣关系。
承制拜假在汉末三国尤为流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豫州。
豫州巅峰时期,竟然同时出现了三个“豫州刺史”。
分别是刘备、郭贡、孙贲。
刘备的豫州刺史就是陶谦自己表的,没有官方承认。
孙贲则是袁术表的,也没得到官方承认。
郭贡倒是朝廷封的,有官方标志,不过是李傕、郭汜控制的朝廷。
刘备与陶谦,孙贲与袁术,都属于承制拜假,军阀自嗨。
这种行为本身是损害皇权,降低天子威严的。
但既然有了先例,眼下刘协为了在曹刘争斗中明哲保身。
也只能是默许二人的承制拜假了。
无奈之下,刘协最终只能是默许曹操、李翊同时为冀州牧。
最麻烦的事儿算是解决了。
可接下来还有一大堆封赏,等着刘协来批阅。
虽然刘协知道这些封赏算是曹刘走的形势,做面子功夫。
但人家肯做,至少是间接承认了自己这个有名无实的天子。
该封赏就封赏罢,反正刘协也不敢说拒绝。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