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己。
郭图一计不成,又献一计:
“今将军国小兵少,粮匮势弱。”
“彼军精锐,势不相敌。”
“袁尚之来,久则不敌。”
“愚以为将军与李子玉有旧,玄德公又为将军举主。”
“今可呼李子玉借道青州,来击袁尚。”
“若李郎至,必先攻邺。”
“袁尚若引兵来救,将军则引兵而西,自邺以北皆可虏得。”
“若袁尚军破,其兵奔亡,我等又可敛取,以拒河南军。”
“况李子玉远道而来,粮饷不继,必不能久持。”
“我等仍可据冀州,以图进取也。”
“再不然,赵国以北皆我之有,亦足与河南为对矣。”
郭图的想法也很简单,但凭平原、乐安两地,是不可能与袁尚相抗的。
所以只能够引外援。
至于是选曹操还是刘备,两人各有优劣。
曹操的地理位置好,他若出兵,能够直捣邺地。
刘备、李翊则与袁谭有旧,更有概率请的他们出兵。
而只要有一方肯出兵,帮他们争取大位。
按照郭图的想法,最好的结果就是,
李翊引兵击败袁尚,然后袁谭趁势收取袁尚的兵马。
接着占据冀州,与河南军相抗。
结果若是不理想,则退而求其次。
将富庶的魏郡让给河南军,袁谭可以取赵国以北的冀州领土。
虽然不完美,但总比待在平原要强。
袁谭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单靠自己想要对抗袁尚,还是有些吃力的。
正好青州毗邻徐州,相去不远。
袁谭正要派遣使者去往徐州求援之时,忽有人报荆州有使到。
“荆州来使?”
袁谭一怔,不明白刘表怎么会专程来找自己。
但对方是大州方伯,袁谭不好得罪,遂请入见。
荆州使者,乃别驾刘先也。
叙礼毕,袁谭即问来意。
刘先取出一封刘表的亲笔书信,交给袁谭。
其书略曰:
“天降灾祸,祸难殷流。”
“尊公殂殒,四海哀悼。”
“贤嗣继承大统,远近皆寄厚望,众人皆欲展才能。”
“昔三王五霸,下至战国,父子相残,或有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